孔子的认知之道
《韩诗外传》中记述了一个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
学了一段时间后,孔子就掌握了一首琴曲的演奏技能,师襄子见他学得很快,就劝他学习弹奏新的琴曲。可是孔子却说,刚掌握了琴曲的曲调,还没理解琴曲的结构,于是就还在那首琴曲上下功夫。
过了一段时间,听过孔子弹奏后,师襄子又对孔子说,可以弹奏新的琴曲了,可是孔子却说虽然已经了解了它的结构,却还没有领会它的意蕴,依然在弹那首琴曲。
等到领会了意蕴,孔子又说还没有了解琴曲作者的为人,又继续弹奏。等了解了为人,孔子又说没有把握作者的形貌,依然继续弹奏体会那首琴曲。
终于,有一天,孔子对师襄子说:“通过乐曲,我仿佛远远望见作曲的人,他心胸宽广,思虑深远,他皮肤黝黑,身材颀长,称王天下,使天下诸侯前来朝拜,这个人只能是文王吧。”
师襄子听到孔子这样说,深深拜服,说:“说得好,我也认为是文王所做的琴曲。”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说,孔子真是善于学习的人啊!生存于世,我们也离不开对事物的认知和把握,然后,我们才可能很好地应对、处理问题。除了时运之外,我们能不能把事情处理好,基本上就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事物。怎么做到呢?孔子学琴,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不怕枯燥,不急于求成,而又能依循事物自身的特性,层层深入,最终对事物获得了通彻的理解和把握,才算真知,才能实用。
当我们遇到不能很好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事物,够全面、够深入吗?是不是也需要像孔子一样去理解和把握事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