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高校毕业生,一对恋人,因为失去了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放弃了攻读更高学位的机会,来到女孩的家乡——一个小岛,开了岛上第一家书店。
男孩A.J性格内敛,不善言辞,有些死板;女孩妮可美丽开朗,颇有生意头脑。但故事若不是一直悲惨,必将出现“好景不长”——妮可在送作家回程途中车祸身亡,肇事者没有逃逸,也没有办法逃逸,它只是严严实实地吸附在路上的冰块。不知道这是妮可的仁慈,还是她的残忍——A.J犯不着去找任何人麻烦,但也没有任何人能给他的悲伤提供一个出口。
A.J像典型性失妻男人一样,开始用酒精迷幻自己的世界,他拒绝了妻姐伊斯梅的示好,一个对丈夫失望的女人。他自私、封闭,无法开始新的感情,懒得改变状况不佳的书店,甚至一本寄托了后半生希望的绝版书失窃也没能激起太大波澜,他依然无望而封闭,直到玛雅的来临。
作为一个新生儿,玛雅没有像多数人一样,给玛利安,她的生母带来希望。作为母亲和风流作家一夜情的产物,说她是累赘也一点不为过。但是新生儿总该带着希望,在玛利安选择走近寒冬中的海水之后,她把希望留给了A.J.
经历了短暂的挣扎,A.J收养了这个不速之客。一个爱书之人永远无法拒绝另一个人对书本的信赖和期待。很难想象如果A.J知道这是自己姐夫和一个迷妹读者所生,而会作何打算,但好在希望发芽的速度比真相来临的更快。
A.J必须成为玛雅的依靠,为此他(不得不)做了很多改变。软弱没办法被扶持,只有依靠可以扭转;失望没办法被说服,唯有希望能够治愈。开始新生活的A.J勇敢追求了心仪已久的出版社推销员阿米莉亚,对书本的热爱,准确地说,是《迟暮花开》(一本在80岁遇到第一个爱人,又在短短几年后失去她的老人的回忆录)带来的感动,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有趣的是,《迟暮花开》读者见面会上,真正的作者雇佣了一个三流演员来签名、朗读,而自己却藏在读者区静静看着这一幕闹剧。清场时,她被阿米莉亚识破,她看起来离90岁十分遥远,甚至不是个男人。阿米莉亚觉得这本书曾带给自己的感动十分荒唐,她想“告发”这个骗子,但又不忍心告诉A.J这本定情之作居然是虚构小说。
其实,我们常常因为真相而沮丧。原来课本里的励志故事只是断章取义,原来父母只是假装恩爱,原来最尊重的老师也会出轨,原来高高在上的男神劈过好几次腿……但是,只要它曾定义的美好带来了新的际遇,我们为何不淡去失望,享受它开辟的新世界呢?
A.J和阿米莉亚结婚了,玛雅有了一个完整的家。但妮可的姐姐、丧夫的伊斯梅却选择了和玛利安相同的路:往冰冷的深海里游去,直到没有力气。幸福真是一个放大镜,能让幸福的人感到更加幸福,让不幸的人更加绝望。幸运的是,兰比亚斯发现了端倪。其实,她们都游向深海,又被浪送回岸边,不同的是,玛利安留下一具尸体,伊斯梅获得了新生。
兰比亚斯的身份有些多。他是当地的警长,处理过A.J书本被盗的案子,他是玛雅的教父,热情地张罗一切,他是书店的客人,离婚后经常来看书买书,继而成立了警员读书会,成为了骨干。他爱慕伊斯梅很久了,即便发现她是偷走A.J名书的窃贼,而死过一次的伊斯梅感觉他踏实可靠,他们在一起了。
当然,生活总不会永远单纯而美好,它比读者见面会荒诞得多。几年后,A.J患了罕见的脑肿瘤,他失去了语言能力,内心情感充盈,却没有任何办法抒发。兰比亚斯和伊斯梅将名书拍卖掉,所得的钱用来支付A.J的手术费。读到这里不禁感慨,这本书被伊斯梅偷走,用来打发为孩子找爸爸的玛利安,然而因为来路不明无法兑现,它把玛利安逼入绝境,又送来可爱懂事玛雅,最终成了A.J的手术费。你说不准它的出现和消失究竟是不是对的时机,但它的的确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术没能达到最佳效果,A.J的病情开始恶化,他无法与人交流,最后安静地离开,未能说出的大段感悟让他遗憾又充实。而阿米莉亚和尚在读高中的玛雅无力支撑书店的经营,准备卖掉房子和地皮。但意想不到的是,兰比亚斯和妻子接下了这家店。
书店保住了,这里新增了电子书、咖啡角和地下演出间。不仅传播文化,还提供休闲。小岛没有回到没有书店的日子,因为曾经有两个年轻人,他们带着热爱与梦想来这里开了一家书店,千万本书乘着渡轮和汽车来到这里,散落到喜欢他们的家家户户。而文字的撼动总会留下痕迹,累积成不舍。
书摘
节日假期真正的礼物,是它结束之时。
最快变老的方式,就是在技术上落伍。
我不想为最后得到你的人热身。
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
失窃是种可被接受并能促进社交的损失,而死亡却会让人们被孤立。
读小说需要在适合它的人生阶段去读。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书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独自生活的真正难处,不在于不管弄出什么样的烂摊子都不得不自己清理,而在于没人在乎你是否心烦意乱。
大多数人如果能给更多事情一个机会的话,他们的问题都能解决。
第一口烫嘴,第二口还没有解冻。分别像是熊爸爸的咖喱肉和熊宝宝的咖喱肉。
我们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为一部人生作品集。
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