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孩子放学,车上,孩子跟我说起借了同学一本课外书,因为明天就得还,所以让我今晚不要打扰他。他要看完。
我和他聊起了我小时候,因为身在农村,不管是财力还是家庭的认知,还是买书的困难,借到或者买到一本书就如饥似渴,狼吞虎咽地看完,时隔多年,那些内容也是记忆深刻。
我就和孩子讲:我突然就想到了那句名言:“书非借而不能读也”。因为我和爱人的影响,学校也在强调课外书,所以书都是一套一系列地买,家里光孩子的读物就满满一个书柜。孩子还有很多书只看了一半就束之高阁了。同样家里的零食和玩具也是如此。
但是孩子对这些东西从来都不珍惜,因为可能在他的认知中,觉得这些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应该存在于他认知的世界中,而这些东西已经让他很满足了。
所以,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渴望”。学习,差不多就行,跑步,随便跑跑就可以。没有对胜利的渴望,没有对知识的渴望。没有对美食和玩具的渴望。
最后,只能是被逼迫着写字,背公式。弄的学习和相处的过程变得十分痛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要么自暴自弃,要么叛逆。
我和孩子说:所以,我希望你,记住今天对这本书的“珍惜”,记住明天还书后,对这本书后续内容的那种抓耳挠腮的好奇,我也不会给你买这本书,我希望你记住没看完这本书的遗憾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叫“求知若渴”。
我并没有多么希望你成为全班第一,上清华北大。你是我的种,我对自己的基因还是了解的。我没有清华北大,但是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提升。
但是,我希望你,对你的学习,零食,玩具,都保持这种“渴望”。通过自己的渴望,能比你正常到达的阶段,更提升一点。就好像你正常跑步第五名,通过胜利的渴望,跑到第四名。而不是被我和你妈妈催促逼迫下,让你感到痛苦。
这个文章写的很一般,我并不擅长写教育类。只是心有所感,与大家分享。在80后而言,物质条件很不充足,我们可能会把自己童年的遗憾,奉献给自己的孩子。但有可能太丰富的营养,反而让这颗小树苗,扎根不深,没有了向上生长的欲望。甚至,没有了抵抗风雨的能力。
我是心意斋主,一个跳出棋盘看棋局的棋子。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