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个概念性知识时,会自问的三个问题总结如下:
自问1 这个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自问2 这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
自问3 这个知识有哪三个能用和不能用的场景
在自问三个问题基础上的类比和比喻。
以上内容摘自《学习力:颠覆职场的高效学习方法》这本书
概念性知识,并不是掌握了这个概念,便能够运用它了。
下面,我以墨非定律的应用,来说明下如何通过自问来掌握这个概念性知识。
只有了解了知识的起源,才能抓住其本质。
自问一:墨菲定律的来龙去脉。
墨菲定律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949年初,当时美国空军正在进行一项名为“MX982”的实验,旨在研究人类对加速度的耐受程度。这个实验是由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墨菲和他的团队负责的,他们希望通过这次实验了解人体在高速飞行中可能会出现的生理反应。
在实验过程中,墨菲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系列的测试,其中包括将参与者固定在一个高速旋转的座椅上,然后逐渐增加座椅的转速。他们原本的预期是,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参与者可能会感到不适或受到伤害。然而,他们惊讶地发现,当转速达到某一特定值时,所有参与者都会出现严重的呕吐和眩晕等症状,甚至有人昏迷不醒。
在这次实验中,墨菲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某个系统中存在潜在的错误或问题时,往往会有更多的错误或问题出现。换句话说,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出错,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它就很有可能出错。这个观察结果后来被称为“墨菲定律”,并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用来解释许多不同领域中发生的意外和失误。
自问二:墨菲定律和其他知识的联系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墨菲定律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观察,它揭示了人类行为和决策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人们往往会做出最坏的预期。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次,墨菲定律与概率论的联系密切。墨菲定律常常被用来解释为什么小概率事件会发生,这与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相吻合,即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会趋近于期望值。
再次,墨菲定律与风险管理和决策科学有关。在风险管理和决策科学中,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并评估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从而做出最佳的决策。而墨菲定律正是强调了这种全面考虑和评估的重要性。
最后,墨菲定律也与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有关。例如,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们的认知偏差和决策偏误,发现了许多与墨菲定律相似的现象,如“确认偏见”、“过度自信”等。行为经济学则进一步探讨了人们如何在有限的认知能力下做出最优决策,这与墨菲定律的核心思想也有一定的联系。
自问三:墨菲定律的三个能用和三个不能用的场景
能用的场景:
1. 项目管理和风险评估:在项目或任务管理中,墨菲定律可以帮助团队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考虑最坏的情况,团队可以更好地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2. 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墨菲定律强调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和预防。通过仔细考虑并测试所有可能的使用场景和极限条件,制造商可以确保产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减少故障和缺陷的发生。
3. 个人决策和生活习惯:在个人生活中,墨菲定律提醒我们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警惕,并做好准备。例如,在准备旅行时,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延误、行李丢失或其他问题,可以提前做好计划和安排,从而避免或减少这些问题的影响。
不能用的场景:
1. 法律和道德判断:墨菲定律不能用来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合法或道德。它关注的是事物可能出错的方式,并不提供关于是非对错的判断。在法律和道德问题上,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等。
2. 医疗和健康建议:墨菲定律不能作为医疗或健康建议的依据。在医疗问题上,需要遵循专业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3. 艺术创作和创新:墨菲定律不适用于艺术创作和创新过程。在艺术创作中,尝试探索未知和创造新奇的作品是常见的做法。墨菲定律可能会限制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因为它强调了潜在的问题和失败。相反,艺术家和创作者通常需要面对并克服挑战,以实现他们的创意目标。
因此,墨菲定律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概率论、风险管理以及决策科学等多个领域。
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就能合理利用墨菲定律,既保证风险预测有效性,又避免过于悲观而畏手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