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有个思维模型叫旧要素,新组合,是帮助我们创新的一个很好的工具。采铜老师借用计算机科学的软硬件分类,建议我们把自己的软件和硬件都模块化,增大储存,然后自由组合。
不管是怎么样的组合,首先要做的是对基本的动作掌握牢固,把基本功打扎实,基本功是我们后面进行更复杂组合的基础和前提。比如书中讲的篾匠女孩的故事,他们甚至能用竹子编织出自己公众号的二维码,太厉害了。
一、建立属于自己的软硬技能,并让其模块化
所谓“硬技能”:技能体系之中的“构成性”模块,属于体系中的基本组成要件,正如砖头之于房子;“软技能”:技能体系之中的“组织性”模块,主要负责调用和组合,正如房屋设计之于房子。
为什么要让其模块化呢?因为信息纷杂,我们建立模块能降低大脑的消耗,快速地结构化地调用我们需要的技能。要建立模块化的工作系统。
模块化的工作系统={硬件模块库} × {软件模块库}
二、优化模块化系统
基本的途径是:
1. 把硬件模块升级改造,以提升系统的整体品质;
2. 增加软件模块的种类,使系统更加灵活和多元。
所谓升级改造硬件模块,除了增加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学会利用工具。比如我们用的各种办公软件,又比如我们用的智能手机,要善于用最新的专业的工具来帮助我们解决那些重复的大量的人力问题。
所谓增加软件模块,我的理解是横向拓展,擅于从日常生活中找联系,有一双擅于发现美的眼睛,或者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看自己的专业。
一般来讲,在一个领域中学习精进的过程,会走一条“从规范学习再自由创造”的道路。一开始我们的学习方式都是循规蹈矩的,因为我们必须掌握基础模块,先把硬技能给掌握了,然后再学习软技能。软技能的模块,也是从传统的、主流的学起。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水平到了一定高度以后,我们会发现软技能的模块种类还不够,太受限制了,所以要引入新的模块。新的软技能模块的引入,也意味着组合方式更加多样了,于是产出物也就变得更加多元和自由。
三、用模块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现在流行的个人定制,并不是真的说完全个性化,而是先在人群中进行分类,做一些基础的标准的模块,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定制,比如颜色的变化,细节的变动等等,给人一种就是真正是为我专门制作的感觉。比如抖音,就是抖音视频=用户自拍原片×各种视觉“抖”效×各种背景“音”效。
我们用模块化的方式学习或者工作时有两种方式:往上走,探索到更高的层次,在更高的层次里,原来的整体单字变成了可组合的局部;向下走,深入到更低的层次,把基本元素拆得更精细,也能实现模块化。
简单来说,“硬件模块库”靠的是积累,需要扎扎实实去做功课,观察、阅读、思考缺一不可;而“软件模块库”除了积累外还需要主动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