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坚持原创的day304 勤奋的小冒本月一直在线。
6月不是特别忙,又有一波不错的剧,可以开始读书刷剧的幸福时光了。
《关键是品味》
松浦弥太郎的新书,昨天已经完整写了一些心得体会。
这一类型的书,读起来都是放松享受。
用一个通勤的时间看完,一天都很幸福。
书评戳这里~~~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
所谓“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就像许多人形容自己表现最杰出时那种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比如运动家所谓的“巅峰状态”、艺术家及音乐家所说的“灵思泉涌”。
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这一类休闲式的爱好。
如何将这种忘我的状态人为转移到其他我们不那么热衷的事情上,比如工作,人际关系上?
这本书是对培养“心流”做了一个系统的介绍: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分析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如何通过改善的行为获得最优体验,从而提升幸福感和效率。
我最近结合这本书,反思了自己为什么可以坚持住读书刷剧,每天原创日更写文字和心得,是因为我也在学习如何用休闲式娱乐来让自己有所收获。
单纯的被动式休闲并不比工作更令人快乐,不过就是在换了种方式消磨时间,时间久了,幸福感的边际效应也会变成0,再不会获得更多幸福感:
拥有自由时间也不见得能提升生活品质,除非合理规划时间,设定目标,不然就是“葛优瘫”每一天。
思考可以戳这里:《从刷剧到认证作者:与其无所不知,不如无所不思》
《地下: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
这本书虽然是最近出版,但其实村上春树写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后,也就是95年开始准备,97年出版。这是他首部非虚构类作品,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意义重大。而且远早于《1Q84》。
我觉得《地下》是他日后创作《1Q84》的基础。
除了来自这本纪实访谈录本身的震撼,我又一次被村上春树的文字打动了——来自一个写作者对热点事件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熊镇2》
我太喜欢巴克曼的书了。
温馨治愈,虽然有各种残忍和伤痛,依然维持人性最美好的东西,看完总是希望满满。他的文字总有人生最深刻真实的哲理,金句频出。
虽然是小说,也值得我仔细回味很久。
第一部《熊镇》特别惊艳,虽然结尾过于美好,但我愿意接受那个跳跃到主人公成年的未来的美好结局。
没想到,惊喜在后面,关于那场对少年少女来说,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灾难过后,他们是如何走出阴影,迎接人生的曙光的。
成长哪有不经历阵痛的,所以我第一时间阅读完,虐心过后终有希望。
我肯定会为他写书评的。真是个美好的故事。
第一部感受戳这里:
《终身成长》
这本书,充分证明了,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种成长类的书籍,都有自己不同的领悟点。
我的感受大概就是,我终于有勇气公开承认自己的不足,懦弱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