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强调的是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啊。说,通“悦”字,高兴、开心、快乐。
培训,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培训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方法,目的都在于应用。
“十一”期间,我和朋友去了一趟天津。他们是去大悲禅院上香还愿,我是去游览观光。
在寺院里边走边看,我忽然悟到,寺院不就是一座培训学校嘛。释迦牟尼是首席讲师,诸位菩萨是专业带头人,金刚罗汉都是讲师。和尚是在校生,居士是走读生,游人是旁听生。课程是佛经佛法。教学方式有集中学习和自学。
在这儿,我一下子想起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种学习不就是为了应用,为了身心解脱吗?
以天王殿举例。
天王殿里有“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居东胜神洲,手持琵琶。琵琶之弦,需松紧有度。紧了,容易断;松了,弹不响。在管理上如此,在修身修心上是不是也要松紧有度呢,答案是肯定的。
南方增长天王,居南瞻部洲,手握宝剑。宝剑象征智南方增长天王,居南瞻部洲,手握宝剑。宝剑象征智慧,斩尽一切烦恼。处理问题时,是不是也需要具备这样的智慧,当断则断,不为其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用智慧之剑,打造“断舍离”。
西方广目天王,居西牛贺洲,一手握一宝珠,一臂缠一大蛇。宝珠,代表内心不变。大蛇,代表世间多变。现实生活亦如此。外部世界是多变化的,且变化得快。对人的身心影响巨大,攀比、闹心、焦虑、浮躁……如何修心,如何不忘初心,像心中有一颗宝珠,稳稳地定住。那么,这颗宝珠,不就是我们学习的国学吗?
北方多闻天王,居北俱芦洲,手擎一柄巨大的伞盖。伞盖,就是保护内心不受外部环境污染,就是防霾神器。
转过头再看,大悲禅院天王殿的几块匾额,为此做了很精辟的诠释,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那就是,“来此做甚”、“心即是佛”、“莫向外求”。
心即是理,莫向外求。不也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