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班,就被同事拉过去聊天,原来是我们都很喜欢的主播昨晚衣服大上新。
看来好多人又把剁手了,这位主播的粉丝量达到600多万,每次大上新的衣服都会被洗劫一空。
不是说她家衣服是最好的,我喜欢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喜欢她的这人,直爽,率性,不做作;二是因为习惯吧,这几年一直在她家买衣服,几乎不逛其他店了。
在心理上认为,她说的都对,她家的衣服就是适合自己,尽管有一些东西买来基本没有动过,也还是会买。
一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难道就是因为喜欢吗?今天在读法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一书时,才知道这些行为就来源于喜好。
作者在书中说:“人们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提出的要求……”。我们都是因为喜欢这位主播,才一次又一次的买她家的商品,因为喜欢她,尽管有时候买的东西有瑕疵,也会找各种理由来解释。
再来看书中的例子:
特百惠的家庭聚会,就利用了人的喜好原理来推销产品;
世界上最伟大的汽车销售员乔.吉拉德通过每月给他的13000个客户寄贺卡来增加销售量;
警察们为了更好更快的破获案件,审讯时分别让警察们扮演坏警察和好警察,来让罪犯说出真相;
还有广告商用名人打广告,球迷为球队疯狂等,都利用了人们的喜好原理。
那么,既然喜好原理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在书中给出来5个理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01.外表的魅力
也就光环效应,一个人给对方的第一影响,我们都知道,社会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般好看的男女都很受欢迎,走到哪里都会吸引很多目光。
有实验表明:长相好看的人更容易在需要的时候获得帮助,在改变群众意见时也更有说服力。就像在招聘会中,打扮得体的成功率就会更好一点。
02.相似性
外表的光环毕竟是少数,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相貌平平,那如何才能在万千世界中找到一个知己和朋友呢?
那就是找相似性,和自己的穿衣风格相似;和自己有相似的经历;和自己个性相似;甚至对方的一句话说到你的心坎里,就会成为你们之间建立关系的桥梁。
不过,我们还是要警惕一点,就是有些人会抓住这一点,来做一些你不喜欢的事情。
比如汽车销售员会根据你的穿着,行为和旧车来寻找蛛丝马迹,迎合和匹配你的爱好,和你找到相似的地方,进而让你买车。
03.恭维
人们都喜欢听到表扬的话,有时明知道是对方的刻意恭维,也会听着很舒服,从而和对方建立一些联系。
有一次在单位,电脑系统突然出现故障,很多人都束手无策了,领导过来一看,就把电脑就收拾好了。
当我们还在佩服中没有回过神时,一位同事说:“领导就是厉害,经你的手一碰,电脑就好了!”。
领导当时就很高兴啊!也许就是一句话,领导就把你记住了,你也有里升职加薪的机会。
04.接触与合作
除了外表和相似性,我们和人交流,想要建立长足的发展,就要和对方接触和合作。
不接触,对一个人的了解永远只会停留在表层。
还是身边的例子,单位有一位很另类的同事,衣着奇怪,头发是红色的,就是很多人口中的“不良少女”的打扮。
一开始就大家都不敢去接触她,直到分到我们部门工作。大家在一起工作,接触就免不了,慢慢的时间一久,原来她是个善良、可爱的姑娘。
她会主动去照顾怀孕的同事,会帮大家准备好开水,主动打扫卫生。
所以,只有接触了,了解了,有过合作了,这样产生的喜好才是真正的喜欢,是稳定的。
05.条件反射和关联
“天要下雨”这是谁都没法干预的事,却有人把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归咎于我他人。
一位天气预报播报员在电视说“未来几天可能有大雨,容易引发自然灾害”。
几天过去了,洪水冲走了房屋,人们责怪播报员,认为是他的错。
听起来有点可笑吧!其实这是真实的案例,在古波斯就存在这样的事实:糟糕的消息会让报信人也染上,不想人们总是自然而然的讨厌带来坏消息的人,哪怕报信人跟坏消息一点关系也没有。
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统治者如果听到不好的消息,就会伤及无辜,轻则受刑,重则死刑。
这就是人们的一种条件反射,再说关键效应,面对企业危机,人们都会很对找到以前成功的案例,或者和名人扯上关系,最后来化解危机。
也有一些人,为了炫耀,不惜牺牲自己的声誉来个名人扯上关系,故意装作和一些人物很熟悉,来获取羡慕的目光和慰籍内心的空虚。
总结
我们经常因为一个人的外表和自己的相似性来表达对对方的喜欢;
也为了获得一些想要的东西或者需求帮助而恭维他人;
或者根据不断的接触和相互合作而接纳他人;
又或者是通过关联和一些偶然的条件反射而喜欢一个人;
最终,这些都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或好或坏。所以,因为我喜欢你,所以你说的都对,我也愿意为你干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