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大雨滂沱的早上,我一路冒着风雨,穿梭在堵塞的车流人流中,终于来到单位,开启新一周的工作。 城市交通跟上班的人一样,一遇到大雨,即使小心谨慎,也容易烦躁拥塞。我的心情也格外紧张,因为老妈的腰椎间盘突出毛病在上周五发作,刚过去的那个周末成为了我近几年最忙碌的一次周末。老妈当时就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疼痛异常,稍微翻身都是钻心之痛,甚至于疼的怀疑50多年来的人生。
原以为在家卧床休息会有好转,结果一天下来并没有什么变化,老妈依然疼痛难受,心理阴影更是加剧。疼痛不能拖延,我们决定去医院。但老妈腰部无法使用,整个人无法活动,除了抬着,实在是没用办法去医院了。但是家里只有我一人,没办法挪动老妈。最后着急无奈之下,我拨打了救护车电话,叫了市医院的车过来。感谢救护车的方便,医院的人快就到了,在小区保安帮助下,他们三下五除二就果断把老妈弄上去,然后一路呼啸向医院奔去。
坐在救护车上,奔向医院,我的心稍微放松了一点。救护车里面空间很大,里面摆着睡着病人的担架床外,两边还有很多救生包、救生仪器这类的东西。除了我之外,还有一名护士和医生。很快就到医院,我们一路直接去了急诊科。然后询问、拍片,腰椎间盘突出发病虽然迅猛,但好在没有危险,医生看了看片子,也说了句不严重。并不需要转到专门病房。然后让一个年轻医生开药让我们去楼上观察室吊水,休息。
也许是在医院里,医生说了并不严重,老妈的心情也稳定了一些。但是疼痛一直不退,我安慰着她:没什么事,就是发起来痛,一会吊了水就会好,网上都是这样,发病起来不能动,吊一天的水就好了。老妈躺在病床上,安静地吊着水。一天下来,的确比之前好了些。她也愿意多说些话了。两瓶水很快吊完,老妈担心花费,医生又说问题不大,可以回家休息。她便想着回家,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仍然不能动,我便安慰着她,既然好了点,就干脆再吊一天水,等再好点,略微能动了再叫车子回家,要不然这样就算找到车子,又不能坐着、弯腰,也没法坐车回去。虽然老妈平时一直是一个要强、勤快的人,但好汉只怕病来磨,在疼痛面前,老妈只能妥协了,再住一晚上,第二天吊完水回去。
医院的永远是焦虑的地方,特别是急诊观察室,人声嘈杂,病人、家属络绎不绝,医生护士脚步匆匆。所有的病人都想快点康复离开。就连一个才会说话的孩子,都一边哭着一边不停地喊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急诊室里老人幼儿是最多的,还有很多被车子意外弄伤的人。就像我所在在病房,除了老妈,其他三个都是车子磕碰受伤,车祸真是猛于虎啊。
乱哄哄中夜幕降临,但病房里声音一直没有停过,小孩子痛苦的哭声此起彼伏,楼下通知病人检查的广播也不间断的叫着名字,陪夜的人们挤在一张小小的病床上,病人们紧张地休息着。一个晚上陆续都有新的病人进来,空的床位一张张被人占满,张罗病人的声音一直延续倒早上。 在这里,没有人能睡的好,所有的人又都早早地醒来。
原以为上午起来来吊完两瓶水就能早点回家。但接二连三的病人,让为数不多的医生护士应接不暇,直到10点,才有护士拿了吊瓶过来挂水。
吊水的时光总是无聊的。虽然平时都是拿手机打发无聊时光,但在病房里心情不一样,虽然无聊,但玩手机却没有什么心情,宁愿静静地看着水滴一点点滴到管子里、再滴到静脉中。
醉过才知酒浓,病了才知健康的珍贵,平日里潇洒地身姿只能躺着接受吊针,平时的饭菜现在没有胃口去吃。平日里舒服地在家玩手机,现在只能在乱哄哄地医院蜷缩。
一圈看下来,还是中老年人生病受伤的最多最痛苦,他们大多出生在60、70年代,满脸的皱纹和疲倦是前半生辛勤劳动地象征,他们都是为了省钱或者赚钱,常年劳动或是不停奔波在外,没法爱惜自己的身体,让自己不停劳累,才会病倒或是被车冲撞。从小生活在物资紧缺、家庭成员多的时代,听着要劳动、要节约、要照顾家庭、不能偷懒、不能享受的时代教育长大,年龄大了又一心为下一代付出,孝敬父母,有机会就一定会去赚钱,有时间一定会去做事,从来没有时间好好休息过,直到去了医院才被迫休息。即使这样,他们的心还是没法休息,放心不下家里的家务,孩子,赚钱的事情。哪一项能丢的开?他们是最辛苦的一代。
生活的确有太多的被迫,我们不得不去,但健康是一个人之所为人的根本,任何金钱和物质换不来的,不能让休息也成为他们生病的被迫。上一辈和上上一辈的人,因为劳动需要,喜欢说铁人、钢人思想,其实哪有这么多天赋异禀的人,大部分人做了一定的事情都会累,都需要休息,不休息只会生病。我们的上一辈对于勤劳节约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真的需要我们这些下一代对他们说好好休息了。希望这些辛劳的长辈能够好好休息,恢复健康,早点享受到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