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文讲》(构思:体现章法与变法)学习笔记
一、画册画水,托物言志。
游记作者不一定是画家诗人,但必须使用诗画手段摹山写水,也就是常说的“山水如画,诗入文章”。
用诗的表现手法作文,状写诗词一样炽热如火的旅行感受;用线条构筑形象,用色彩描绘风景,用空间布局再现风光景致、人文故事的真实现场。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论家常从意象、情感、语言及三者之间巧妙联系的角度分析诗词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意象、情感、语言是产生诗词艺术的主要凭借。游记可以借鉴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
1.比兴。比是比喻,兴是寄托,合称比兴。用比可以使抽象具体化,产生鲜明的可感性。还可以借此抒发内心不便直说的深情衷由。用兴,先写具体景物,再由此兴起感情或引出叙事,比直抒胸臆显得委婉,有情致。
2.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给以极度扩展和延伸,以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艺术效果。
3.比拟。或者按照人类特征,把外界事物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动作、状貌、精神状态,或者把人的精神品格,当作物的形状加以描绘。运用比拟,可以形象地表达思想情感,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作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
4.反复。使相同或含义相近的字词句段重复出现,反复咏歌,经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如果说借用诗画手段摹山写水是游记写作的写法,那么托物言志,则是游记写作的变法。
所谓托物言志,是指创作者用象征或比兴等办法,先描绘自然景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情感或暗示作者心里的意愿。
二、移步换景,美随文生。
游记散文常以游踪为线索,移步换景。依随“游踪”换景,根据主题需要写景,仍然是基本固定的章法。
一般情况下,观察点不同,风光景物即不同:观察点相同,观察角度不同,风光景物的姿态神情、主次地位也会呈现出不同。这时往往依随游踪变换笔下的对象,但名家写作不会止于此,还会受到自己的审美情绪、写作动机的影响。
他们旅行时看风景可能没先确立下主题、运思选材、行文结构,但一定早就酝酿好了感情,做好了思想准备。
三、方圭圆壁,感悟真谛。
游记文以写景状物,叙事抒情为主,这是定法,但也有古今的大文章家,把议论引入游记体,记游只是个引子,是议论说理的铺垫,议论则以记游为依托,是记游的升华。
此类文章与普通游记文章不同,重点不在于山川风物的描写,而重在因事说理。借眼前景物引出考据、议论,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依据和凭借。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这类文章的代表。文章以游记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
相关的名家文章还有吴伯箫的《难老泉》,翦伯赞的《内蒙访古》,苏东坡的《放鹤亭记》等。
“遇方成圭,遇圆成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玉的工匠因材制宜,根据玉料的原始形状雕琢玉器,料是方的变雕琢成方形玉器,料是圆的就雕琢成圆形玉器。
用在游记写作里,就是“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顺其自然,不房间雕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成章成文即可。这是游记散文里的变体形式。
变法的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比”,来展开行文,实现方圭璧圆,在写出景物独特性、珍贵性的基础上,通过审美联想,进行升华,写出人生感悟。
这种“比”,包括显性的比,如比喻的比,对比的比;还有隐性的比,如抑扬的比,衬托的比,突转的比。
古代的文章大家都喜欢用比。如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在岁寒的衬托;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在对照,针尖对麦芒……
不管是什么文体,“比”都能用。如果以“旅行中的风光、景物和人文精神”为例,
衬托中的比,是为了显示“更是它这样”;
抑扬中的比,是为了告知“原来它这样”;
设喻中的比,是为了理解“同是它这样”;
对照中的比,是为了强调“就是它这样”;
突转中的比。是为了觉醒“惊讶它这样”。
游记写作也是常常使读者在“比”中惊奇爱上,在“比”中发现真相,明白道理。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就是拿自己实地考察,与前人做比,然后“吧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才揭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游记散文是一种艺术,其美是有三个层次的:
第一个层次,借助客观形象,其艺术力是暂时的,过目即忘;
第二个层次,袒露作者主观心像,有个性,艺术力持久;
第三个层次,又返归客观真理,点破天机,使人永久折服。
有理性认知的文章,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