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晨曦
华北正北方,有一块诱惑人的大高原,人类称之为鄂尔多斯。大自然以无与伦比的神奇,造就了这一方土地和它的一派苍茫、一派浑厚、一派粗犷、一派阳刚。
古老的黄河,绕过六盘山麓,来到阴山脚下。不知为什么,奔流到这里时,却忸怩起来,弯弯曲曲,饶了大半个圈儿,从三面把这块同样古老的高原搂在了怀里。莫非,这是一块非同寻常、颇具神韵的宝地?
然而,走遍这块浩浩八万七千多平方公里的莽原,除了如浪的丘陵,便是似海的大漠。
很难想象,远古造山运动,是如何把这块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弄成这副模样的。难道亿万年前,三番五次的海陆交替变幻,馈以炎黄子孙的,仅仅是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和浩瀚无涯的沙海漠流吗?这又怎能使人相信,这里曾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许,古代的鄂尔多斯,曾有茂林沃土,曾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若非如此,35000年以前,高原南部黄河一脉的无定河畔,怎么会留下人类先祖“河套人”的足迹?
确乎,鄂尔多斯是有一种诱惑力存在的。
众多的旧石器文化遗物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遍布高原各地。各种出土的青铜器和陶器,证明鄂尔多斯在殷商时期,就有着与中原地区,乃至欧洲大陆同样进步的文化。
鄂尔多斯,还是中国北方牧业的发祥地。当青铜酒壶被马背民族高高举过头顶的时候,这块高原已经成为“朔方戎马最,趋牧万群肥”的游牧者的故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以及狄、羌、汉、回、藏等民族,都曾在这里游牧、生活。当中原列国诸侯还在调遣笨重的铁辇征战出击时,骁勇善战的匈奴骑射已闻名天下。
翦伯赞先生称内蒙古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他认为呼伦贝尔是北方游牧民族梳妆打扮的“后台”,那么,这个“前台”在哪里?我以为它就在鄂尔多斯,因为它是通往晋陕中原地区的门户。殷人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就曾在甲骨文中记载了活跃在鄂尔多斯的游牧者,并称他们开创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交往的历史。
鄂尔多斯,由于三面环有黄河,加之北有阴山之天险,西有贺兰做屏障,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尽管赵武灵王和秦昭襄王曾有修长城以拒匈奴之举;千古一帝秦始皇曾以“堑山湮谷”之势筑“直道”纵贯鄂尔多斯;尽管蒙恬曾驾秦王战车,率兵三十万,车辚马啸,威震胡地;卫青曾率汉武猛士,转战数千里,金戈铁马,直达瀚海……但是,人们记忆最深的,也许还是那位站在统万城头,豪气千里,称雄一方的大夏天王赫连勃勃;还是那位戎马生涯数十年,为平定天下,统一疆土立下了丰功伟绩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鄂尔多斯这个地域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中叶。那是明代天顺年间,鄂尔多斯部落将成吉思汗陵寝移到这里,按时举行祭奠,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就被称为鄂尔多斯。
看来,鄂尔多斯,不仅是一块大而又大的高原,也是一方神而又神的圣地。
在这块高原上,曾经有大大小小700多个召庙。喇嘛教传入鄂尔多斯,已有将近700年的历史。鄂尔多斯的许多召庙,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工艺之精美,都远远超过了当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建召念经,塑神求祈,固然愚昧。然而,古老的建筑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血汗的见证。千百年来,由于天然淘汰,风沙吞噬,特别是人为毁坏,高原上现在保存下来的召庙已为数不多了。建于1613年的王爱召,是鄂尔多斯最早、最大、最著名的喇嘛庙,念经喇嘛300余众,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宗教和文化的中心,民间素有“东藏” 之称。可是,300多年后,这座金碧辉煌的召庙,却被日本侵略军抢劫一空后焚毁。
几乎与王爱召同期建成的准格尔召,是高原上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召庙。红墙四合,门庭高耸,内有大殿几十间,殿阁嵯峨,古松森森。殿内有众多高大的佛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近370年来,这里灯盏长明,香烟缭绕,经声未断。
可见,喇嘛教在这块高原上流传甚广,鄂尔多斯蒙古族曾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求神拜佛之上。直至今天,尽管喇嘛教在这里影响已大大减弱,但召庙每年举行数次的庙会,依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庙会的主要活动是跳“查穆” ,即民间所说的“跳鬼” ,一种化了妆的原始舞蹈。在跳“查穆”时,参与跳“查穆”的喇嘛,都要戴上奇特的假面具,穿上奇装异服,装扮成各种光怪陆奇 的形象,随着鼓、钹、铙和发号等的节奏,在场子里起舞。“查穆”舞所展示的内容和情节,都以喇嘛教为背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中也有许多传奇的故事。
每逢喇嘛跳“查穆”,召庙门前的广场上总会云集成千上万的观众游客。这时,召上会用八口特大的“曼架锅”煮肉粥,供人食用。一口“曼架锅”能煮一头牛的肉和三石六斗米的粥。庙会上,由喇嘛吹奏的一种叫“布日也”的长号,声音粗犷雄厚,极容易渲染浓烈的宗教气氛。这种气氛,常常影响着赶庙会人的情绪,老者肃然起敬,青年莫名其妙,小孩惊喜异常。虽然现代文明之风已经吹向高原,商品经济之潮也将高原冲击,但许多鄂尔多斯人,至今还是好穿紫红或赭黄色衣衫。或许,这仅仅是因为这些衣衫酷似喇嘛穿的袈裟颜色而已。
除庙会外,鄂尔多斯还盛行敖包会。敖包会期间,首先总要举行敖包祭祀礼仪。敖包在蒙古语中是“堆”的意思。它是由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堆积物。高原上有许多敖包。敖包在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心目中,是最神圣不过的。牧人们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参拜,给敖包添置几块石头或捧上一些土块,希冀山川大地保佑自己。每逢祭敖包时,人们先是将各自从故土上带来的一石一木,虔诚地捧放在敖包上,然后在主持人的螺号声中,向敖包敬献哈达、炼烛、香炷等,聆听喇嘛诵经,跪拜、鞠躬,感激敖包给草原带来光明,祈祷来年人畜兴旺。
人们对敖包为何如此敬重?哑然默立的敖包无言以对。只有一个传说,似乎才是比较确切的诠释。相传远古时代,荒无人迹的的草原上突然出现一队远征骑士,他们迷失了方向,怎么也转不出去,最后马死人亡,无声无息地消失了。那时候,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也经常使游牧者转向迷路。后来,游牧者每到一个地方,就搬来一些石头、土块,垒起一座小山包。这种辨别方向的办法越传越广,于是草原上便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敖包。敖包作为识别方向和道路的标志,是一生中南北征战的成吉思汗将它尊为神物,于是他下诏传令,让人们对敖包加以祭奠。
成吉思汗陵的祭奠,可谓鄂尔多斯高原上最为盛大而隆重的活动了。祭奠成吉思汗在这里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每逢祭奠这一天,众多的拜谒者从四面八方来到成陵,向这位传奇人物高大的雕像和陵寝,献上哈达、炼烛、香炷、整羊,还有牛奶、羊奶、酥油、马奶酒等最为神圣的祭品。之后,人们还要进行“绕柱”、“绕马”、“洒奶”、“献酒”等传统的祭奠仪式,以表示对圣主的一片虔诚敬仰之情。
那座供奉着“八白室”的陵寝,掩映在绿树之中。三座穹庐式大殿,既像相互通连的蒙古包,又如一字成行的连阵营帐,金碧辉煌,器宇轩昂。整个陵宫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显示了成吉思汗这位民族英雄自强不息的精神。陵宫正殿前方,矗立着两根象征战神的“苏力德”。这两根顶端装有三叉铁矛的旗杆之间,系挂着许许多多蓝、黄、绿、白、红的五色小旌旗,上面印有腾空飞奔的九骏马图案。
在鄂尔多斯,凡是在蒙古包或房门前高高耸起两根旗杆的人家,无疑是真正的当地蒙古人。那两根旗杆及其装饰,与成陵前的“苏力德”一模一样,蒙古人称之为“玛尼宏”或“桑根苏日”。这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特有的标志。那一面面小旗上印有的神马图,昭示着“希望之马奔腾飞跃,愿我们的民族繁荣吉祥”。五彩小旗的蓝色象征晴空,黄色象征大地,绿色象征草原,白色象征羊群,红色象征鲜花。而这一切,都有神灵般的马来寄托。他们认为马是从天而降的神骘,没有马,蒙古族便失去了神明。所以,他们世世代代虔诚地供奉着“玛尼宏”旗帜上的九匹神马。当然,这与他们酷爱马,与马朝夕相伴并结下不解之缘有关。否则,他们怎么会被称为“马背民族”呢?马是蒙古族的图腾,龙是汉族的图腾,这两种图腾文化交融在一起时,便产生了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因此,今天祭祀成吉思汗者,已不仅仅是蒙古人,还有汉族人和来自大洋彼岸的肤色不同的人。看来,高原的诱惑,确实是颇具神韵的。
当然,鄂尔多斯诱惑力不啻在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心里、梦里、眼里、耳里、思想里、感情里,不绝如缕地询问着、谛听着、关注着这块野性、神秘、丰厚、深沉的大高原。又有多少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男男女女,被高原的神奇、高原的魅力、高原的力量、高原的品质招惹得心驰神往,流连不已。
高原这种强烈的诱惑力,到底还在哪里?
展开地图,细细端详,你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而引人沉思的现象:浩浩黄河和巍巍长城,犹如两条巨龙横卧中国北方,在它们腰身缠绕相交的地方,怀抱着一块辽阔而雄厚的高原,那便是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一片真正的龙的土地!
在距今一亿八千万年以前,恐龙就在鄂尔多斯大地上空前繁盛,直至距今七千万年前为止,它一直是主宰这片土地的“主人”。尽管这些曾经称霸一时的恐龙早已灭绝,然而,那遍布高原的丰富多彩的恐龙化石,还有那绵延在早白垩世灰色岩面上无数清晰可辨的恐龙足迹和尾迹,依然给人一种神奇莫测的感觉。
可见,中生代时期,鄂尔多斯便是一个“龙”的天地。然而,,在亿万年的悠悠岁月里,高原几经沉浮,万物生生灭灭,直到三万五千年前,鄂尔多斯才出现了一群茹毛饮血的人类先祖。他们得到了来自天地的昭示,与爬行的祖先分开群体,在高原上创造了比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要悠久的河套文化。
“河套人”,便是最早的龙的传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萨拉乌苏河畔开始了人类文明的最早拓荒。他们以群体的力量,一代接一代地同大自然顽强搏斗,为人类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高原的诱惑力,便是鄂尔多斯人以高原灵性、高原智慧、高原风格、高原气势装订成的一页页厚重历史,便是鄂尔多斯人生命深处喷射出来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气质、感情、力量和精神。
鄂尔多斯女子天生丽质,那山药蛋、酸白菜、小米粥养育的明眸皓齿和百灵般的歌喉,都给人一种温柔之美。有人说,这里女子的美貌是由来已久的传统,是民族交融的结果,当年才貌双全的昭君娘娘出塞,与匈奴族杰出领袖呼韩邪单于结合,便繁衍下着优异的一支。联想到这里女子几乎人人䏻吟会唱的“蛮汉调”,这话似乎不无道理。“蛮汉调”又称“蒙汉调”或“漫瀚调”,这种曲调既朴实潇洒,又宛转悠扬,是蒙汉音乐文化交流的代表产物。高原女子,灵气十足,不论老少,皆通此调。她们随时随地都能信口唱来,内容可根据耳闻目睹随编随唱,没有说教,也没有那么多需要遮掩或显示的东西,有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有的是舒心和自在。听高原女子唱“蛮汉调”,确实一种享受,它能使人领略高原的韵律、高原的娇姿、高原的痛苦、高原的欢乐……
鄂尔多斯人还以男人多貌伟胸阔、强悍豪放为骄傲。高原风、高原雪、高原太阳,给了他们绝伦的膂力,造就了他们的粗犷、豁达、无私、勇敢,使他们充满阳刚之气。鄂尔多斯男人大都喜欢摔跤、赛马和射箭,并称之为“好汉三艺”。在“那达慕”大会的摔跤场上,摔跤手们那雄鹰展翅般矫捷豪迈的舞姿,那臂膀上、胸脯上隆起的块块生铜熟铁般的肌肉,无不显示着一种男子汉内在力量的美。无论摔跤,还是骑射,都是一种顽强的拼搏,一种意志的考验。难怪鄂尔多斯的男人们,在如此荒漠焦苦的地方从不轻易低下头来,那么顽强、那么执着地肩起生活的重荷,而且还生活的那么出色。这便是一种刚强、一种自信。当然,还有一种豁达、一种乐观在他们身上。我常常以自己这个昔日滴酒不沾的江南人,在鄂尔多斯没过几年就变得宏量豪饮而窃以为幸。这自然与高原酒文化的熏陶不无关系,但实实在在地说,主要还是高原男子汉身上那种高原气质、高原风格、高原力量、高原精神的诱惑和感染。
鄂尔多斯人从远古走来,没有哀怨,没有颓唐,在这块高原上深深扎根,顽强生长。
当那光辉灿烂的“河套文化”,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人景象,那林茂土沃的“新秦中”、“河南地”,作为一页页辉煌历史被撕去以后,填充这块空旷高原的似乎只剩下了风沙和沟壑。这段干瘪皴裂、冒烟发黄的历史,竟一直延续了千百年,给高原带来了大苦大难。然而,鄂尔多斯人没有去埋怨祖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祖先曾在这里创造过璀璨的文明,而历史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伤痕,是人造成的,平复这个伤痕,也只有靠人。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鄂尔多斯人唱起了一支抗沙治黄的绿色壮歌。他们用将近40年的时间,在高原发黄的编年史上,订上了绿光闪耀的一页。高原上已有三万多条沟壑、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的小流域披上了绿装,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大漠荒原变成了绿洲,整个高原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近十年间也由1.6亿吨减少到1 亿吨。绿色正在回归高原,鄂尔多斯那个沉睡了千百年的绿色之梦,终于醒了!
唤醒这块古老高原的不仅是引人注目的“绿色工程”,还有那正在开发建设的举世闻名的大煤田,那不断崛起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现代化已在这块辽阔、雄奇、苍莽、浑厚的高原上,与鄂尔多斯人的信念、力量、希望和未来签订了合同。
这便是鄂尔多斯高原。这便是高原的诱惑力。这便是诱惑力的精髓和真谛!
199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