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就那么一说,怎么能轻易就信了呢?
要有自己的判断,理性思考,申辩型思维需要经过思考的过程
比如说周末的这次阅卷安排,考试结束的周末需要按时完成阅卷任务量。其实这个工作 就是需要按照自觉完成的情况。
想要周六完成,竟然说跟领导申请过了,给大家按照加班计算,加班的标准是什么,按多少计算呢?
模糊的目标,并且是画饼的规划,有用吗
活儿还是要干的,就是感觉自己被什么了一般,问题就在于自己的这一份加班的情怀被计算了一般,为什么要如此计算自己的工作量呢?
说到计算吧,又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兑现的空话。
原本想要坚定去阅卷完成的积极性,被这么虚构量化之后,甚至感觉自己更加不纯粹了,是功利,纯粹是为了去挣得这一份加班工资一样,可是是多少呢?哪里算的清楚,有还是没有的,岂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并且是多少更加戏剧化的数字。
为什么要信呢?如果不信,那么就坚定一些,无视就好了,反正自己的阅卷是为了自己的这一份工作量,不需要额外提醒,是一份生命自觉。
很讽刺,可是就是比直接规定任务来得委婉,如果是我自己说,可能还会说这个按照规定是需要完成的。
可是对我来说,原本就是加班的,毕竟上午还是需要去开会的。
并且明天是有临时课表安排的。自己提前为日程表中计划好,如果是做试卷纠错环节,那么自己就按照节奏进行学习就够了,所以说完成作业,安排学习计划的项目类型,需要一次提取作业,限时作业完成情况,也是一次更新。锻炼的机会自己争取就好了。
周五晚自习的那两节课如何安排有效果呢?
尝试让大家做题,然后去更新必须要进行的工作进程,大脑安排的工作量按照脑科学规律进行规划和安排。
计划的内容中间完成的情况还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