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人其实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述情障碍”。
先说我妈,她从来不会夸奖我,更不会亲口对我表达爱意。但是她对其他亲人总能头头是道,分析问题,给予肯定。我对她也一样,大部分感情都是深深埋藏在心里,有时候心里藏的感情太浓郁,就流露在日记本的字里行间里,甚少让她知晓。
我家先生,恋爱期间,隔三差五总能亲口或者透过手机向我诉说心意。结婚以后,这些温情都悄悄地躲起来了。我常常说,婚后他对我就像小学班级里偷偷喜欢你的调皮男生,以捉弄你引起你的注意为乐。我和他也一样,婚前他的那些因爱而忽视的行为,婚后被无限放大,我总能抓住这些问题喋喋不休,对他讨伐。
我们共同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待亲朋,全心全意,自己委屈点没关系,也要尽所能让他们开心。我和我妈尤其如此。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家里有了小孩。我们三个人竟然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对孩子说“我爱你”,“你很棒”,“你是对的,是我错了”。所以我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述情障碍”,只是对身边的人区别对待。
从这两年来,我在慢慢地做一些改变。虽然大部分爱意还是埋藏在心里,但是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多了起来,我尽量做到不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里,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聊天,就像和同事朋友之间一样,给予最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些事情达不到我的预期,能将就,就将就过去,实在看不过去就自己动手。可能有的人会说,在单位唯唯诺诺做“孙子”,在家里难道还要忍气吞声吗?我觉得这么说是不对的,亲人之间相处当然要舒适自然,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牢骚满腹,家里硝烟不断。凡事都要个度,适可而止。包容也不是无限止的,大家心情都比较愉悦的时候,可以委婉地指出自己对待某些事情的底线,表达对方某些超出自己底线的行为。一方稍微包容,另一方稍微改正,这个家才能稳健发展。
所以,没有人是天生的“述情障碍”。所有良好的关系都是建立在有一双发现对方优点的眼睛,捕捉美好,选择性忽视一些丑恶。和同伴亲人之间,相互欣赏,自然就会在不经意间通过言语表达肯定,赞许和爱意,长此以往,感情才会越来越浓郁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