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
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次肉。
一般就是过年的时候,买一几斤猪肉一家四五口人包几顿饺子吃,就算是解馋了。
平时基本上炒菜都很能少看见油花,水煮大白菜,水煮土豆片,白花花的,酱油都舍不得放,我总说我妈不会做饭。现在想想,没油,没肉,没调料,神仙也做不出来好饭呀。
一到夏天的时候,天气热睡不着觉,那时候没有空调,电扇也没有,拿着一个小芭蕉扇呼呼扇呀扇。还不是人手一个,没有的扇子的,弄本书扇,弄张用过两面的写字纸折个扇子扇。
手电筒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用地起的,那时候电灯也不是普及的。黑咕隆咚的一到晚上,会过日子的,老早就睡,煤油灯都舍不得点。
我那时候特别调皮,经常自制光源。用玉米杆或者高粱杆儿,再或用向日葵那个大粗杆子,把芯掏空,往里边儿装上烂棉花套子撒上一点煤油,堵上封口,装在书包里。
下晚自习后,在回家路上,挥舞着点着火的杆子,像荧光棒一样,闪耀的火光。
那时候不知道有荧光棒这么个东西。但是觉得闪闪发光,特别好玩儿。除了那煤油燃烧产生的大黑烟讨厌一点点,别的感觉都还不错。
好像明星一样,站在光明闪烁处。有灯光舞台的效果,自备音箱,边走边唱。
不知道哪个小伙伴儿在树上捉到一只知了猴。于是大家都围着那棵树上摸瞎摸的,把那棵树从上到下都摸了一个遍。
结果又有人找到一个,于是大家赶紧分散开,把附近的树啊,庄稼呀都摸一个遍,包括小草也摸一个遍。
每个人都有两三个劳动成果。大家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回到家里后,一般都是用油炸一遍撒上点盐。知了猴浑身上下都可以吃,有一两肉,好大一块儿肉。
如此美味怎能错过,于是全家出动,有手电的用手电,没有手电的拿手摸。在老爸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出发。找树木多的地方。老爸负责用脚踹大树,我和弟弟在下边儿捡已经成熟了的掉下来了。
那时候真的很多,经常一棵树掉下来好几个。摸得差不多了,又开始从地上找。一寸土一寸土的找,看着稍微有个小疙瘩或者大鼓包,肯定得去摸一摸,防止错过,有时候一不小心还会摸到个大虫子什么的。
尖叫着跑开,没过一会儿还回来接着摸。一般都得找到晚上9点左右,才收拾好劳动成果,恋恋不舍的回家睡觉。
每天早上统计一下全家劳动成果都得有四五十个。早上我爸用小饼铛给我们拿油煎了,舍不得油炸,撒上点儿盐,就是我们三个的早饭,平均分配,吃的特别香。
现在回忆起来,似乎没有一个美味可以匹配当时的一种感觉。
这么多年过去了,夏天的时候依旧会出去找一找。有的时候能找两个,但再也不会有小时候的那种满满的激动了。吃的时候也感觉和小时候不是一个味儿了。
童年的回忆,梦中的知了猴,只能在梦里回忆啦。千般滋味只有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