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喜欢曹操,文武双全加上满满的人格魅力。现在倒越来越喜欢刘备。
曹操创业是官N代创业,曹家和夏候家的殷实底子在那儿,无论是见识还是人脉,都起点很高。孙权更是直接继承家族企业,又有才又忠心的辅政大臣都准备好了。
只有刘备是真的白手起家。虽有汉室宗亲的虚名,但其实只是个卖草鞋的穷困家庭出身。创业之初拉了一个看家护院的保安和个没文化的杀猪佬组团,生怕人跑了还桃园三结义来培养嫡系。
三国初期,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那会儿,曹操什么身份?孙策他爸什么身份?刘备呢?寄身在公孙瓒处带个小团队,若不是刘备脸皮厚硬端着个汉室宗亲的虚名,连重要会议的台面都上不了。此时不过是个打肿脸硬充胖子的小角色,人家没有利害冲突给分薄面而己。
中期求贤若渴,自己只是个老好人人设,实无带兵治国之才,一路各种败退和流亡,好不容易遇到个徐庶,当个救命稻草一样捧着。可见以当时的实力对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单薄。是你,你今天会去BAT还是会去创业公司?一个道理。
中期的刘备厉害在哪?在于敢于聘用从未有过任何经验的年轻人诸葛亮当CEO,自己退居董事长。诸葛亮厉害吗?厉害到近乎于妖了,但谁给他的机会?给他机会时,他是个什么状态?一个从未带过兵,治过国的年轻读书人!
换你当董事长,你敢这么选CEO?疯了吧你?你很可能要看对方学历、工作经历、曾经的成功案例等等等等。还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你听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跟你扯未来大势如何如何,你会不会说这小年轻太能吹牛皮了,钱都没挣过呢上来就一亿小目标公司几年纳斯达克敲钟,马上嘲讽之后送客?真遇到个诸葛亮,可能也就是个管培生招进来。冒险冒到顶了,给个总监,试用期半年,不能更多了。对吗?
我要是投资人,看到年事已高没后台没家底没人脉没漂亮创始团队只有蓝领和个体户经验的刘备,肯定不投他。恩,连和他坐下来聊的机会都不给。
刘备卖草鞋出身,大龄创业,白手起家,因为起点低,不得不一路寄人篱下,公孙瓒、曹操、刘表、刘璋,底子薄的时候和曹操煮酒论英雄,怕被发现自己有创业之心,吓个不轻,底子好一点的时候又被刘表刘璋担心抢地盘。
想像曹操、孙权一样有个自己的立足之处,安心做大做强有多难啊。早期打工阶段就不说了,刘备好不容易创业得了个徐州,被吕布抢了,得了豫州,被曹操追杀,一直没能得到一个立足之地。刘备创业前20年基本都是颠沛流离,风雨飘摇,直到诸葛亮加入后,情况才逐渐好转,有了荆州有了西川,终于有了根基,有了办公大楼,有了万名员工,有了流水有了利润,上了市。
进荆州之后的故事,是爽文模式,在那之前的故事才是更值得创业者细品的。我们看到的王兴、刘强东、马云、李斌,都是成功成为汉中王的刘备,在没看到的地方有多少心怀梦想,却苦于建不下立足之地的刘备啊。人还是那个人,但机遇却难说,平行宇宙里不知道死了多少个没成为汉中王的刘备。
刘备成了,关羽、张飞才成了,赵云才成了,诸葛亮才成了。刘备的苦不只有挣钱养活公司做大公司的挑战,还有如何在战败时向一群跟着自己的兄弟们交待的愧疚。这个苦,他人实难感同身受。
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只要不下牌桌,就还有希望。时也命也,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行好事的过程中,找些平凡的乐子,是种人生智慧,希望我也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