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弭兵会议
邲城之战以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雄视北方,真是不可一世。因为北方有晋国阻挡,楚国就向东发展,把长江中游、汉水流域统一起来,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当时最强的国家。晋国向北发展,兼并了北方少数民族戎狄的许多小国家,把现在的山西、河北西南部、河南和陕西一部分都统一起来,和楚国旗鼓相当。
此时,各国内部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夫的势力不断增强,国家的实权渐渐落入世卿手中,卿也是子孙世袭。在长期的争霸战争中,大夫的宗族变成了强宗,给国君带来巨大的威胁。国君害怕自己的君位坐不稳,哪里还有心思去和其他国家争霸呢?其它小国也希望减少对外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的诸侯和大夫都愿意暂时停战,于是便出现了大国争霸趋向缓和的局面。
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戎约会晋楚两大国,发起了一次弭(mǐ)兵会议。弭就是平息的意思。七月,在宋国都城商丘召开弭兵会议,一共有十几个国家参加。不同的是参加会议的人员由过去诸侯变成了各国有势力的大夫,晋国是赵氏,楚国是屈建,宋国是向戎,鲁国是叔孙豹,卫国是石恶,郑国是良霄。会议以晋、楚为首分为两个集团。晋国一方包括鲁、卫、郑、曹等国。楚国一方包括蔡、陈、许等国。齐国和秦国因是和晋楚地位相等的独立的大国,哪一方也不属,没有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双方共同商定:晋楚两国同做霸主。从此以后,楚国的属国也得向晋国朝贡,晋国的属国也得向楚国朝贡,这些小国要备两份贡品,自然增加了负担。
晋楚双方约定,楚国主盟,谁要是破坏了盟约,各国就共同讨伐谁。从此,晋楚两国平分了霸权。这次弭兵会议以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这十几个国家之间没有交战。所以说,这次弭兵会议是个很重要的分水岭。由诸侯兼并转变为大夫兼并。各国的社会正酝酿着巨大的变化。
2.伍子胥逃奔吴国
弭兵会议之后,晋楚争霸的局面接近了尾声。这时候,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国先后崛起,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吴国本是楚国的附属国,到春秋后期,国势逐渐强盛起来,曾经攻破强大的楚国,又战胜越国,称霸中原。创立霸业的是吴王阖庐和夫差,他们手下最有名的大臣,一个是伍子胥,一个是孙武。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怎么又成了吴国的重臣,帮助吴王阖庐打败楚国呢?
周景王十八年(公元前527年),楚平王在他当政的第二年,派大夫费无极去秦国给太子建求婚。秦哀公把自己的妹妹孟䊨许给了太子建。楚平王垂涏孟䊨美色,娶为己有。之后,把太子建送出郢都,镇守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后经费无极多次挑唆,决心杀掉太子建。太子建得到消息,立即逃到了宋国。太子建老师伍奢看不惯费无极的行为,恨透了费无极的行径,对楚平王说:您娶了太子的媳妇,已经不对了,怎么又听信小人的谗言怀疑自己的亲骨肉呢?楚平王又羞又恼,下令将伍奢抓了起来,关进监狱。
费无极进一步挑唆说伍奢有两个儿子,老大伍尚,老二伍员(即伍子胥),都是有勇有谋的人才,斩草要除根,把他们和伍奢一起杀掉算了。费无极出计给伍奢的两个儿子写信,诱导伍尚、伍员兄弟到郢都。弟弟伍员坚决不同意去,说:这封信准是他们逼父亲写的,如果我们不去,他们怕我们,父亲还不至于死,我们要是去了,父亲一定被杀,我们也逃不出毒手。哥哥伍尚一定要去,果然,伍尚一到郢都,楚平王便把他和伍奢一起杀了。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通告全国,悬赏捉拿伍子胥。
伍子胥听到父兄被害的消息,万分悲痛,发誓道:大仇不报,誓不为人!连夜跑了。
伍子胥到宋国找太子建,不巧宋国内乱,楚国派兵干涉,太子建和伍子胥逃往郑国。郑定公热情招待他们,没想到太子建恩将仇报,瞒着伍子胥,暗中勾结晋国,想篡夺郑国大权,再利用郑国的力量打回楚国。郑定公及时发觉了这一阴谋,杀了太子建。
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逃向吴国。经过一番磨难,伍子胥进入吴国境内,打听向吴国都城奔去,途中与力大无比的专诸结拜。
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到了吴国,马上去拜见吴王僚。吴王僚知道伍子胥是个人才,非常高兴,立即拜他为大夫,加以重用。伍子胥建议吴王伐楚,吴王的哥哥公子光不同意,他对吴王僚说:伍子胥要攻打楚国,不过是想借助我们吴国力量为自己报仇,现在楚国很强大,伐楚不会成功。吴王僚相信了公子光的话,打消了伐楚的念头,渐渐疏远了伍子胥。
一天,公子光忽然来拜访伍子胥。公子光说:像您这样的人才,您还认识谁?我很想结交天下的豪杰,请您推荐一二。谈话中伍子胥明白了公子光的心事,他是想推翻吴王僚自己做王。伍子胥看到要想报仇,必须等公子光即位,就向他推荐了专诸。
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楚平王死子,吴王僚乘机发兵攻打楚国,然楚国早有防备。吴军被楚军包围,进退两难。公子光看机会来了,请专诸去刺杀吴王僚。专诸答应为公子光效力。
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公子光设宴请吴王僚,席间,安排专诸趁上鱼时机,从全腹中抽出一把短剑刺杀吴王僚,吴王僚的卫士也拿着刀一齐向专诸砍来。吴王僚和专诸几乎同时被杀死了。伍子胥带领军队,歼灭了吴王僚的卫队,占领了王宫,宣布公子光即位,就是吴王阖庐(也叫阖闾)。
阖庐当了王以后,让伍子胥协助他,把吴国治理的强大起来。
阖庐在即位的第三年,打算发兵攻楚。伍子胥非常高兴,给阖庐提出了许多伐楚建议,并且向阖庐推荐了大军事家孙武。
3.孙武操练女兵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不仅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学著作,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这部兵书,历来被称为“兵经”,早在七世纪就传入日本,十八世纪以后,英、法、德、捷、俄等国都作了翻译,影响非常大。
下面是孙武操练女兵的故事。
孙武本是齐国人,由于避难到了吴国。他拿着自己的兵书,想求见吴王,施展自己的抱负。阖庐想要伐楚,正需要孙武这样的人才。现在伍子胥一推荐,阖庐先看了一遍兵书,然后接见了孙武,对孙武说:先生的大作十三篇,我已经全部拜读了。是不是可当面试一试呢?孙武说:行啊。阖庐又问:可不可以让妇女试一试,用来操练女兵呢?孙武说:好吧。于是阖庐便把自己身边的宫女都叫出来,大约有一百八十人,交给孙武去指挥。自己坐在台上看孙武操练女兵。
孙武把这些宫女分为两队,命阖庐最宠爱的两宫女分别担任队长,命令所有宫女每人都拿一支戟。孙武问:你们知道自己的心、背、左手、右手吗?宫女们齐声回答:知道。孙武说:好。现在我命令你们向前,你们就看心所对的方向;命令你们向左,就看左手方向;命令你们向右,就看右手方向;命令你们向后,你们就朝背后转过身去,大家能够做到吗?众宫女都应声说:能!
孙武把号令交代清楚之后,让人把斧钺(yuè)等兵器摆地宫廷当中,并且三令五申,如果不听号令,就要受到军法的处分。随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习惯于轻歌曼舞,哪里受过这种约束?听到号令,七扭八歪,乱哄哄地笑个不停。孙武说“号令说的不清楚,动作讲的不明白,所以你们操练不好。这不能怪你们,是我这做主将的责任。说完又把规定的号令反复讲了几遍,然后击鼓传令向左。宫女们照旧乱七八糟,格格地一阵大笑。孙武说:先前,没有把号令讲清楚,你们不熟练,是我做主将的责任;现在,号令既然已经交代清楚了,你们却不按照号令去做,那就是你们的责任了。依据军法,应该处罚你们的队长。说完就要将左右两个队长斩首。吴王阖庐看到自己最宠爱的宫女要被孙武斩首,连忙派人传令下来,阻止孙武。
孙武说:我已经接受了大王的任命,当了主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于是下令立即把两个女队长斩首。紧接着又指派另外两个人做队长。重新击鼓操练起来。这一下,那些宫女不敢说笑了,聚精会神地按着鼓声操练,完全符合号令,一点差错也没有。
训练完毕,孙武请阖庐检阅,阖庐还在为失去两个心爱的美女难受,没有心思看女兵操练,顺口敷衍道:将军去休息吧,我可不愿意下去看啦。孙武听了,叹了口气说:唉!看来大王只是喜欢看我写的兵书,并不想让我发挥真实本领啊!吴王听孙武这样一说,仔细一想,怎么能因为两个宫女丢掉一位大将呢?于是,转怒为喜,正式任命孙武为大将。
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汉墓出土的《吴问》残简中,记载了孙武和吴王的对话。吴王问他,晋国六家大夫,哪个会先灭亡,哪个一定会成功。孙武回答道,田亩大,租税轻的一定可以成功。他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巨大变化,看到了要巩固政权必须争取民心,这种思想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
(陪伴营2022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