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中国文化有两个时代永远让人怀念,一个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代,一个是民国国学大师辈出的时代,这两个时代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思想无尽迸发碰撞,每种声音都蕴含了一个人、一众人的全部生命智慧,很多种声音共同存在、互相容纳。君子之间相处,各自追求各自的道,不将自己的道强加于他人,因此不用强权,是为“和”。因为始终保持着自己思想的完整性,即使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也不会失去了自己思想的独特性,是为“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了前面,不妨也讲讲后面。宋朝文人大多有风骨,即使政见不合,也不会落井下石,落得对方难看,比如王安石和司马光;或是学术上存在分歧,辩论终日,最后反而喜笑颜开,各有收获,比如朱熹和陆九源。但小人不会远离历史,历史也不会放过小人。王安石手下就有小人,苏东坡就遭过小人的罪,比如“乌台诗案”。小人往往表面附和,心里却暗自算计,口蜜腹剑、笑里藏刀、落井下石。小人对他人有意见不能直接指出,反而积累成恨意,不光明、不磊落,让人不耻。现在网络便利,资本倡导娱乐,资讯乱七八糟,助长了“小人”行径,网络环境很乱,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即使不追求成为有高风亮节的君子,至少要明辨是非、不偏听偏信、不落井下石、不随意诽谤造谣,行事光明磊落,精神独立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