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就要来啦~你真的了解这个节气吗?快快收下这份冬季指南!

  冬至,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 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麇角解: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水泉动: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三候时间段:冬至三候是这样说的,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也就是说每隔5天是一候,冬至时间在阳历每年12月21~23日,所以我们在这个时间基础上加5天就可以推算出冬至三候中每一候的时间了。

冬季美景

那么相关的饮食习俗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酿米酒~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吃汤圆~

  南方一些地方在冬至日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岁。冬至日,吴川人素有冬至“吃姜饭”的习俗。

吃烧腊和姜饭~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我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吃饺子~

  我们即将迎来冬季的第四个节气。由于冬季气温变化大,很多人会选择在冬天进行食补。食补的方式有哪些禁忌?除了食补,冬季在出行和穿衣方面要注意什么?收下这份冬季生存指南!

  保存图片,收下这份心意满满的冬季指南,关注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收获更多冬季小贴士哦~

快快关注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