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银杯不如口碑。
熟悉我的简友知道,我向来比较随性,对商业广告比较不感冒,也不接触一些名目繁多的写作班。
很多写作班想找我合作,都被我婉拒。因为我觉得写作这件事是自己的爱好。
文无定法,全靠个人。
但凡事不能绝对,人品、靠谱是第一位的,如果有这样的朋友,当然,我们要结识,要学习,要受益。
齐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自媒体大咖。
齐帆齐老师是个从一名平凡女孩靠手机写作成为一个知名自媒体人,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
01 善于拥抱改变
公众号、短视频、直播带货,然后就是现在的视频号。
齐老师认为,视频号是互联网给普通人的最后一次机会。
她是初次尝试短视频的素人,单条实现25万+阅读量。粉丝一千多人,公众号增涨200多人,关于视频号的付费单篇文章获得500多元,隐形价值无限。
齐老师的出生地就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安徽安庆桐城.
一个被叫做”文都”的地方。清朝桐城派文化曾雄霸文坛200多年,那时有句话“天下文章皆出桐城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这片热土,滋养了齐老师对文字的偏爱。
02 改变命运
作为一名出生于农村的80后人,齐老师经历了这几十年时代的飞跃发展。
小时候,齐老师母亲羡慕别人家杀年猪全部家里腌,而家得最多留猪下水,必须得卖了肉留钱做学费。
羡慕别人家有日光灯,水泥稻场,那样晒稻干净,羡慕别人家有收音机……
如今那些东西早都不需要了,一部手机横走天下。
这些年农村的变化也是巨大的。
基本上,家乡的土地都流转,统一有大户承包,农民们种点菜地就好,有的菜地都不用种了,都搬到镇上,县城,省会合肥等等。
齐老师靠着自己勤奋努力自己闯出了一片天地,她回老家的时候,有长辈笑说,真没想到我们这村庄还出了个“才女”。
齐老师也是暗下决心,力争有出息,为家人争光。
03
年初疫情的时候,齐老师看国外一位作家的小说。她习惯每看一本书,先要把前后的介绍序言后记看上两遍,再来看正文。那本书的扉页文里面介绍作者自嘲是参加过亲人葬礼最多的作家。那一刻,她突然想到自己,曾在20(虚岁)的生命里就亲历过好几位直系亲人的离开。
上苍是有多不公和残忍,命运又是何其的深不可测,以及自身的无能为力。
蛮荒的农村,最底层的底层,家庭的变故与不幸,贫穷与苦难一直如影随形,过早经历太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但齐老师总是告诉自己,尽可能多记住人性里的美好部分。
从文学角度来讲,丰富的阅历是一种财富,是一种素材,是一种深刻的体验。对人性,对人世,对这个世界会比别人更多的感触。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命运,让齐老师人到中年还有机会走上写作道路,这是过去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事。
齐老师自诩自己是电脑盲。
但她十分感恩网络时代所赐予给普通人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写作品牌。
哪怕“电脑盲”,也能有机会写文发表。
齐老师用手机号写出了200多万字。
齐老师拥有有第一部手机的时候,她的奶奶虽然耳聋眼瞎,但还是把手机拿来摸来摸去,笑着说:这时代人真是有本事,这个小东西又没有电线,它怎么能说话呢?……
她要是多活些年,知道她孙女还能写作出书,估计更笑开了花。
04 辛苦岁月
齐老师吃过底层最难忘的苦。
做过很多职业。
五年级的时候,便利用周末时光,开始在堂哥厂里上班,有时陪母亲去街上卖菜,初中在预选前下学回来继续上班。
几月后,堂哥厂没有开,发小们家里都给她买缝纫机学手艺,老人们都说大慌年饿不死手艺人。
那个时候齐老师又没读过课外书,家里又没有电视,网络还没来得及出现,在当时的环境和认知下,觉得学门手艺就是最好的出路。
不读书的男孩去学瓦匠,学木匠,学油漆,女孩就是学缝纫或者学理发。
放眼望去,真的全是手艺。
当看到发小们都每天骑自行车去街上学手艺,齐老师天天也吵着闹着要去学,她母亲在整个村庄没有借到一分钱,无奈之下去隔壁县城的山区小姨家,借到了买缝纫机(450元)的钱,那估计是小姨的所有积蓄。
齐老师非常激动地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一把21号的张小泉大剪刀,从此开始了八年缝纫之路。
齐老师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
在老家学了一年多脚踏缝纫机,又去福建晋江学了一年平车(电动缝纫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听说厂里后来已经有电脑平车,齐老师便逐渐又离开了服装行业。
后来几年里,换了很多行当。
曾经做过几年外贸短裤,在温州做过内茂女式时装,先后还在电子厂打过临工,摆过地摊,开过店,做过一年销售。
如此,在社会的最底层跌跌撞撞,在夹缝里谋得生存。在16年正式走向了写作之路,17年年底全职写作。
现在,齐老师成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也可以说是内容创业者,经营八个左右的自媒体平台。
05 走上文字之路
网络让个人能力放大了数百倍,让我们得以看到更辽阔的世界以及无限可能。
齐老师说,她非常感谢自己内心强大且勇敢,不惧怕任何人的嘲笑打击,更得益于这些年断断续续没有放弃阅读的习惯,还有现在的网络写作氛围。
齐老师不怎么会使用电脑,单凭着一部手机,实现用一部手机,便随时随地工作学习,还可以另外赚钱。
齐老师自身非常努力。
自考了大专学历,注册了文化公司(安徽齐凡齐文化传媒公司)与今日头条和百家号签约MCN,有500多名成员。
自2017年起,齐老师搭建有多个写作交流群,线上课程群,数个梦想社群等等,累计影响了数万人。
我喜欢写接地气有温度,朴实感染力强的文字,对于干货文,人物稿,书评,故事文等都有涉猎。
齐老师擅于写文案,运营,资源对接等工作,推荐多部学员书籍上架全网,以及帮多位实现了出版实体书梦想。
目前是中国作协网络作家班首届成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当地作协会员,已出版《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编著《遇见梦想,遇见花开》自媒体达人,品牌营销文案顾问。
书籍在美国新泽西州图书馆展示
2020年中参与爱奇艺,优酷网剧《猫与美人不可兼得》的编剧。参与《遇见齐作家》的编剧以及出演,还有幸上了爱奇艺首页热门。
文章曾发《人民网》《哲思》《女友》《青年文学家》等知名杂志报刊。出版学生阅读合集书《星星的眼睛》等作品。电子书《谁的逆袭不带伤》《我的草根奋斗故事》。
《过去的十年》一文,在掌阅平台仅留言就达到5000条,这些成绩是齐老师写作路上的动力之源。
齐老师始终相信哪怕再平实浅显的文字,只要是真诚走心就会引起共鸣,只要你写,就有人看。
其实,做人与文学的最高境界都是唯真不破。
今年9月底,齐老师受邀在合肥肥西某学校进行阅读与写作的讲座,坐在台上对着话筒,望着下面那么多双眼睛,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受邀到学校报告厅讲座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有梦不觉晚,人生有梦不觉寒。
齐老师常常感慨,“人生如梦”这四个字在她身上有更切实的深刻体验。
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爱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已年过花甲;哪怕身陷俗世的泥潭,生活一地鸡毛,你要挣扎爬起,强大自我,活得朝气蓬勃,热气腾腾。
没有学历就拼经历,生活都是最好的素材,社会是一门更深奥的大学,人生从来没有白走的路。
更重要的是文字是一种救赎,可以梳理自己,总结过往,探索人性,与命运和解,与自己和解。在文字里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精神内心变得充实丰盈,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又顺便实现经济独立。
齐老师曾有过自我怀疑,自我矛盾,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能坚持下来。读书写作已经是齐老师精神的呼吸,成为生活里的重要部分。
每年听书和看书一起有三四百本,每日有写文习惯,有时写不出,就写自说自话的日记。
因为在网络写文字,无形中获得了存在感,价值感、安全感、幸福感。余生将读书写文坚持到底。
齐老师算是一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栖作者。
喜欢文字的可进入交流群共同进步,爱写文字者有接单赚稿费的机会。并获得50本精品电子书。
只需简信或微信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