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忙得头晕脑胀,看本闲书且做消遣,不料却更加郁闷了,心中五味陈杂:感动于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羡慕他们诗情画意超于尘俗的生活,又气恼他们的情商不足,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本可以一直幸福甜蜜地生活下去,自己毁了一手好牌,妻离子散,落魄凄凉,可悲可叹!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描述了作者和妻子芸娘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艺术浪漫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
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蕙质兰心,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书中金句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
解维出虎啸桥,渐见风帆沙鸟,水天一色。芸曰:“此即所谓太湖耶?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想闺中人有终身不能见此者!”闲话未几,风摇岸柳,已抵江城。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
乃偕往,但见木犀香里,一路霜林,月下长空, 万籁倶寂。星烂弹《梅花三弄》,飘飘欲仙。忆香亦兴发, 袖出铁笛,呜呜而吹之。云客曰:“今夜石湖看月者,谁能如吾辈之乐哉?”
霞映桥红,烟笼柳暗,银蟾欲上,渔火满江。
仰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 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
精华笔记
《浮生六记》3万多字,记录了作者沈复和妻子芸娘哀怨缠绵、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之美,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之趣,以及美丽的爱情和生活理想一步一步被剥夺和被毁灭的过程。虽然作者笔下记录的只是普通人的平凡小事,但它真切深刻、细腻动人,打动了两百年多年来的读者。本书发行过近百个版本,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法语等十几种文字,传布海内外,在自传体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普通人的平凡故事,为什么可以打动两百多年来国内外的读者?
中国文学因为礼法的顾忌,对男女关系,特别是夫妇这种正式的男女关系很少涉及。即便写了,也多是笼统概括。但沈复对自己的爱情故事记录得非常详细,没有太多的避讳。沈复对芸娘,从刚开始的欣赏,到婚后的两情相悦、彼此陪伴一生,是不多见的自由、平等之爱。同时,沈复详细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由“美”和“趣”,进入了“悲”的过程。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是这本书的深刻性所在,更加打动人心。
芸娘和沈复是时代的先行者,他们追求自由、天然,自我的舒展和解放。沈复在笔墨之间倾注了深情,看似平淡的记录,把人生的悲欢离合娓娓道来,感人至深。俞平伯盛赞沈复,说他笔下没有酸话、废话和道学先生的假话,没有给自己“树碑立传”的功利心,所以,达到了“真我”的境地。可以说,《浮生六记》打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地方,在于作者的真情流露。欢乐也好,悲痛也好,一派真诚。
夫妻与情侣之间,什么因素能让爱情更为长久?
爱情的发起之初,是两性的相互吸引。沈复和芸娘在情窦初开的年纪,两小无猜之中定情,并不是因为彼此之间有多么深刻的了解,而是出于青春期的纯洁爱恋。但是,两个人必须志趣相投,价值观一致,感情才能日渐深厚。沈复不爱随波逐流,芸娘遇事有自己的见解;沈复收入不稳定,而芸娘安贫乐道;沈复有君子之交,芸娘竭力成全;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精神世界中,沈复和芸娘都能够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爱情想要长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双方能够共同成长,在爱情的滋润下突破局限、舒展自我。爱情生活中,趣味性和艺术性也非常重要。沈复和芸娘孜孜不倦地尽自己所能,在清贫的生活中,营造了趣味十足的艺术感,共同打造了安乐超脱的精神世界,这是他们夫妻情深的最重要原因。
《浮生六记》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长时间以来,小说被用作“劝诫”和“教化”的工具,小说家讲故事追求热闹,缺少对社会和人性的真诚探索和表达。沈复的写作是发自内心的需要,目的不是教化别人,是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这是有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革新,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学成就。
《浮生六记》虽然薄,但细节丰富,时间和空间都很开阔,有散文的自由度,也有小说的容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艺术魅力和史料价值。沈复现实主义笔法的运用非常出色,打开了近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新局面,提供了晚清知识分子生活的详细资料、人本主义传播和发展的信息,也提供了清代的社会生活史、经济史和政治史等方面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