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听微课,内容是关于幼儿园入园的分离焦虑,我觉得收获不小。
先生说:“咱孩子都那么大了,还听这个干什么?”我笑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就是想听,果然是有收获的。比如老师讲的其中一个办法自制绘本就让我感觉特别好,就是把幼儿园的大门啊去幼儿园的路上啊等等,拍下来打印照片装订成册,然后在孩子要入园的前两周多看看多讲讲,瞬间让我觉得太用心了,一定能让孩子入园觉得很熟悉,熟悉的东西就不会有焦虑,真是减少新入园孩子焦虑的绝好办法。当然了还有绘本,周末高效陪伴啊,温和而坚定送上学啊等等这些都是我已经知道的。那自制绘本这个办法就是我储存库里新的代码。
听完我就在想,为什么我孩子已经上初中了,我还要听幼儿篇呢?我觉得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首先都是一个人,所有的办法都是感知孩子内心的,能感知孩子的心才能更好的与孩子相处,所以能感知幼儿的心能让我内心更加柔软,我觉得是舒服的,这些舒服又可以带给我的孩子,这可能就是我潜意识想听的原因吧。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可以分享给身边需要的人,当这些办法能帮助到他们的时候我是有价值的。还有就是积累,朋友问我为什么那么多办法,我就想到了就是这样来的,持续不断学习总是有新的氧气注入,今天一个明天一个方法就积沙成塔了,后来在用的过程中又反馈给我结果,然后我再修正,慢慢的就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虽然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我没有这么多办法,我也没办法再次养大我的孩子,但是感知人心学会更好的爱与被爱是我永远要修的主题。所以学习我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