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晨读里提到“管理心理能量”。虽然我也知道想要有效地学习工作正能量必不可少,然而有的时候难免会觉得“负能量”满满,什么干劲儿也没有,只想“放挺”。负面情绪可以说是时间管理个人提升路上的绊脚石,那么怎么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被情绪左右呢?
-
麻烦是人生的幸运袋
过去的种种麻烦和不顺心,其实都是为了使未来变得更美好而发生的。担心和抱怨对问题的解决毫无用处,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化麻烦为幸运,勾勒出自己人生的宏图。
有点阿Q精神的老式鸡汤,说的确实是大实话。只是一昧抱怨而不采取行动解决问题,麻烦还是会在那里等着,甚至会为将来埋下隐患。
这次帮妈妈处理买房子的事情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一开始我嫌烦,觉得反正我只是负责背贷款,剩下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扔给我妈处理就行。然而她才来澳洲不久,对这边的法律程序和房屋买卖流程一点儿也不清楚,好多事情拖到最后才办妥,劳心劳力还在金钱上遭受损失。这些如果我一开始别嫌麻烦,都处理好,后面也不会把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之中。
-
向主动国度前进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反抗意识,一听到“你必须做”这种话,下意识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愿意、不喜欢、不想做。《学习如何学习》里面也提到过拖延症的机制就是因为你开始做一件不想做的事情激发了大脑的疼痛反射区,大脑为了避免不适开始转移注意力,所以本该开始工作的你刷起了微博玩起了游戏。
把被动化为主动,听起来挺简单的,但是我觉得这需要强有力的目标作支持。比如,我是真的很想转行做一个翻译,不只是普通的翻译,我还想去念翻译的研究生,想做能赚很多的同声传译。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得恶补各种金融经济时事政治类的知识。说实话,这些都是我没兴趣甚至有些厌烦的东西,但是我不得不学。总是抱着厌烦的情绪我肯定是学不下去,但是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翻译,我就使劲儿给自己催眠,这些知识都是将来能用到的,是我想学的,我要学的。目前为止还是挺有效的,最起码这两个星期是这么坚持下来了……
-
坦然接受被讨厌
之前微博上流传“讨好型人格”的几个特征,对号入座,果不其然我几乎全中。评论里更是各种+1,+10086,“你不是一个人”,感觉几乎80%跟我差不多年纪的人都躺枪了。有时候觉得,这算是时代和环境给我们的烙印,上学的时候迎合老师家长同学,入社会要迎合老板同事亲朋好友,好像我们特别害怕被当做不合群不收欢迎的人。
所以自打出国留学,我就专心在家当个死宅,朋友圈小到只有几个人,当然闭塞到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不过好在自在舒服,算是消极反抗。现在心态转变过来了,我不可能受所有人欢迎,我在厌烦别人的时候,肯定也有人在背后指责我。与其去担心别人的目光意见想法,不如自己活得开心轻松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