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开始的千年科举制,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本文概要

1、大纲:了解清末废止的科举制,在历史上的相关发展情况

2、时间跨度:589年—1905年

3、重要名词: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状元 进士 举子

4、重要人物: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明太祖 清光绪

中国早期选官方法简述

中国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大概有两种:荐举和考试。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是“举贤任能”,既有民主的一面,也有推荐亲朋的一面。

春秋战国时期沿袭周初的分封制,因而选官采用世卿世禄制,战国时出现贵族养士与军功录用制,且社会上出现游士阶层,他们向诸侯推荐或自荐。

汉代开始采用察举与征辟制,数量及其有限,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察举制演变而为九品中正制,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贵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不合理局面。

科举制的起源

科举制是隋朝起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故叫做科举。

背景1:魏文帝曹丕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是由地方官推荐选拔人才。但由于世族势力过于强大,所选人才仅限于门第出身,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才,世族集团还把持朝廷人事,威胁皇权。

背景2:两晋南北朝开始的战乱期间,大量的庶族人士通过战功进入统治阶层,士族门阀制度遭到冲击,九品中正制无法实行下去,科举制应运而生。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

科举制的逐级考试制度

宋代以后科举考试分四级进行,即县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生从小学习取得生员资格参加县级童试,成为童生,走上科举之路。

乡试(即省试),应试者称秀才,中试者称为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

全国的举人第二年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贡士)在皇宫参加皇帝亲自命题的“殿试”,录取者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

科举制的完善

隋文帝立国后首先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地向中央举荐人才,设立不同科目进行选拔。分科取士就是科举制的前身,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参选者对国家政策时事进行策论,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就是以应策取士。

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为明经、进士两科,后来又设立武科。

明朝时科举考试更加完备: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后期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四书集注》,从此禁锢了学人们的思想。清代沿袭。

科举考试的场所

科举考试的考场称为贡院,始于唐朝。“贡院”含有为皇家贡献人才的意思。

现存有江南贡院、北京贡院、定州贡院、川北道贡院等遗址。

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明、清两代江南贡院不断扩建,江南贡院拥有考试号舍二万零六百四十四间,更有水池、花园、桥梁、通道、岗楼的用地,规模之大,占地之广为全国考场之冠。

明清两代在江南贡院应试成名的人物有唐寅、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龢、张謇、陈独秀等。

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翰林院

唐朝开始设立翰林院,聚集了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他们是知识分子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张九龄,宋朝的苏轼、王安石、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皆是翰林中人。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称为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们升迁很快,他们不但负责修书撰史,录书,起草诏书,还担任科举考官,也充当皇帝的政治顾问。

武举的设立

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设置武举制度,专门选拔武官,武举的兴盛于明清两代。

唐代武举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

宋代规定武举不单考察武艺,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兵法(孙子、吴起)等。

明朝时“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进行考察。

科举制下的舞弊现象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度创立后导致了国人心态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孟郊的一首《登科后》可以看出举子高中后的喜悦: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为了得到仕途,举子们竞争激烈之外,考场出现了各种暗箱操作,打通关节的现象,指考生通过贿赂考官或与考官拉关系,让自己得高分,金榜题名。各种手段五花八门:

枪替:即找人替考;

冒籍:指考生冒外州、县的籍贯参加考试;

夹带与抄袭:把资料带进考场、抄袭、换卷、传纸条等行为数不胜数。

宋朝科举推出了两项反舞弊措施——“糊名”和“誊录”。所谓糊名,就是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糊起来;誊录则是将考生的考卷重新抄录一遍,将抄录本用于考官审阅,杜绝了大部分通关节现象。如果考官参与舞弊则会受到警告、降调、撤职、判刑的惩罚。

科举的意义与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确立了机会平等的原则,为平民百姓入仕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可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当时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人才选拔制度。从科举制出身的名相有:狄仁杰、姚崇、王安石、寇准、张居正,曾国藩等,他们借科举之路实现自我理想,成为一代名臣。

当今的高考从形式至内容,都是科举制度的革新与改良。

科举制发展到明清,八股文的考试形式与内容严重束缚了举子们的思想,限制了文化自由,客观上使中国的科技水平长期停滞,终于落后于西方。

光绪三十一(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


更多历史文章,请持续关注公众号 “云竹文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是一种美德,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