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的第一个周末,寒风萧瑟,天空还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给阴冷的天更添加了一丝寒气。望着阴沉沉的窗外,心里不禁打了个寒颤,这种天气有点怕出门。可是,听说西山公园里的腊梅在上周就已经开放,再不去观赏的话,估计要等来年才能目睹傲雪凌霜的花儿。
小时候听父母读《增广贤文》,其中有两句诗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学时期,我一直拿这两句诗作为我的座右铭,它们是我艰苦求学路上的照明灯。那时只知道梅花不惧风霜雨雪,在寒冷的隆冬时节迎风怒放,但从未见过梅花的模样,只能想象着它们在寒风中千娇百媚的样子。
梅花傲霜雪,迎寒而开,艳媚但不俗不妖,象征着高洁坚贞的情操,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在中国人的心中,梅花已经不仅仅是花,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梅花是文人墨客歌咏最多的对象,古往今来,诞生了咏梅的诗词佳作不计其数,许多千古名篇朗朗上口又意味深长。其中,王安石的《梅花》诗深得我喜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读这区区二十个字,就能让你感觉到眼前有数枝梅花在寒风凛冽中摇曳,似乎还有隐隐的梅花香味入鼻而来。
咏梅的诗词读多了,梅花在我心中是圣洁的花,它是诗,它是词,它是无声的画,它是无字的书。我爱咏梅的诗词,也爱诗人笔下的梅花,更想附庸风雅一下,幻想着写几句咏梅的诗,只是苦于肚子里没几滴墨水,半句诗都吟不出来。心里想哪,腊梅的真容到底是什么样的?惹得那么多人痴心为它作诗作画,不目睹一下它的芳容,真是对不住我这颗爱梅的痴心。
工作之前,我喜欢咏梅的诗词喜欢得有些痴狂,也很想知道梅花长的什么样的,可是从未有缘见过梅花的真模样。工作后,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梅花情结在我心中慢慢淡化,似乎也没有了去探访梅花真容的想法。今年,因为喜欢上摄影,听摄影爱好者说拍梅花的季节到了。我内心深处那份痴迷突然涌上心头,挚爱的梅花近在咫尺,我却与它错过了几十年,是该去拜访它们的时候了。
窗外的小雨依然没停的意思,气温也不可能升高,历来害怕寒冷的我实在是不愿出门,可是,梅花的诱惑又让我的心痒痒的。“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突然在我脑海里蹦出来,这是我少年时期的座右铭啊,不经历苦寒,哪来的梅花香?想着梅花的坚贞,瞬间让我有了出门的勇气,这点寒风怎么能让我做缩头乌龟?驱车三十分钟便到了西山公园,在公园管理员的指引下,从公园大门右拐,绕个弯就看到了开得最欢的那几棵梅花树,小小的淡黄色的小花朵密密麻麻地开满枝头,一阵阵幽香扑鼻而来。这里热闹得很,一大帮人围在梅花丛周围,各种照相机和手机对着梅花左拍、右拍、上拍、下拍,个个入痴入迷,绵绵细雨打湿了衣服似乎都没有感觉。爱拍照的老大姐们,穿着各种艳丽的服装换着各种姿势与梅花亲密合影,人人脸上笑容可掬。喜爱梅花人士可真不少咧。
我在梅花树跟前驻足了许久,观梅花、闻梅花、拍摄梅花,这就是我钟爱了几十年的花,娇小玲珑,外表不惊艳,但它们却有着无穷的魅力,那是来自于它高洁的品格和坚强不屈。其实,人也是一样的,真正的美是来自于内在的,外表不能欣赏一世,内在的东西才能让人长久地欣赏和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