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听多看多试总会有好处的。我们团队从领头人到下面教师群体一直都是务实的,不管呈现的怎么样,在过程中总会有所成长。
今天关于王爽老师的课,能够看出来准备地很充分,辛苦了。从实验材料的准备到板贴的小亮点都是团队的用心呈现。但我也在想写点不一样的思考。
王爽老师的开课:
片段1:T:这是什么?(隔了两三秒)手电筒。她没有给学生反应回答的机会。
片段2:然后T接着问:手电筒为什么能亮呢?S:有电池。T:有电流通过手电筒才能亮。
你发现问题了吗?你有这样的问题吗?我想说我有。
反思
在今天下午1.4班《观察一瓶水》的教学中:
1.为了拉进度:我:水有颜色吗?S:有。我:你为什么会认为水有颜色呢?S答不出来。我:那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看看水到底有没有颜色。我直接开始做实验证明了,并没有理会学生认为水是什么颜色。
2.问题:提问之后不给学生时间思考,便自问自答;学生的答案不是预期,便置之不理或者接不了学生的话,结果自说自话。
3.改进:我:水有颜色吗?S:有。我:什么颜色?S:白色。我:(出示白色小木块)它是什么颜色?S:白色。我:那水呢?S:他们好像不太一样,水是无色的。
改进:王爽老师的开课
片段1:T:这是什么?S:手电筒。
片段2:然后T接着问:手电筒为什么能亮呢?S:有电池。T:电池的作用是什么?S:提供电量,让小灯泡亮起来。T:只有电池,它能不能亮?S:还需要灯泡、电线。T:那我给你提供一节电池、一根导线、一个灯泡,你能让它亮起来吗?(揭示课题并板书)
问问题的意义在于互动,搞清楚学生状态。若我没有达到目的,那这个问题我问出来的意义在哪里呢?我是想让学生搞懂还是只是为了完成此环节。有时候,孩子不懂我们讲的,未必我们就理解他们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