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见过一个家长,女儿上初二,这个家长通过偷看女儿的qq聊天记录,发现女儿和班里的一个男同学关系“暧昧”;出于对女儿的保护,从那一刻起,家长不仅没收了女儿手机和电脑,还对女儿实行24小时的无缝隙监督。
可是家长的做法女儿并不领情,为了夺回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权,女儿在家里和母亲斗争了很多次,哭闹、吵架、砸东西,严重的时候甚至离家出走。家长每次试着和女儿讲道理,最终都得到了女儿更加激烈的反抗。慢慢地,这个母亲发现女儿和她的隔阂越来越深,女儿的成绩一落千丈。
所以家长有时候自己以为出于对孩子的爱而采取的保护孩子的行为,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家长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强行摧毁了孩子一手建造的美好世界,强迫孩子从此“与世隔绝”,最终却经常是以更糟糕的局面出现。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老鹰和小鹰的故事。当小鹰长大一些的时候,老鹰就会把它们带到一个悬崖上,还未等小鹰站稳便一下子把它推下去。小鹰为了生存,只好拼命地扇动翅膀。如果有的小鹰总是不愿飞出,跌到山涧里;老鹰便一次次将它们抓上来 ,重新进行推下去;就这样,小鹰在吃尽苦头后,终于学会了自由自在的飞翔。
试想,如果老鹰一直把小鹰带在身边,舍不得放手,小鹰最终只能成为寄人篱下的动物,蓝天只能成为它仰望的对象,而不是它驰骋的空间。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做家长的要学会适当地放手,其实这才是最好的控制。
按照我们现在很多家长的思维:家里只养了一个孩子,可千万不敢出什么事情,最好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督下,我们才会放心。
但事实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样的想法是违反了客观规律的。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规律,叫做需求决定价格,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物以稀为贵。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那些一直买不到稀缺商品的顾客心里总是特别奢求得到这些东西,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得到它,用一句经典台词就是: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那么体现在家庭教育中就是我们赋予孩子太多的关心,他们反而感觉不出来,原因就在于我们给予他们的是充足产品,他们自然不会珍惜。
那么要让他们懂得珍惜,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充足的关心变成稀缺资源。心理学家杰克.布雷姆说过:被禁止的东西对人总是更有吸引力;等限制越来越多,机会就会越来越少,孩子的自由就会随之丧失,人们会痛恨原本拥有的自由,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孩子们会起来反抗。
科学告诉我们:每当有东西获取起来比从前困难,我们拥有的自由受到了限制,我们就越发想要得到它,也越会觉得它好。这就不难解释孩子叛逆的轨迹:家长过多控制孩子,孩子的自由变得稀缺,而自由对孩子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孩子要想争取更多的自由,家长却要继续干涉,孩子愈要反抗,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就可以解释文章开头的那个母亲为何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母亲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这些不是孩子想要的,自然母亲的付出自与孩子的回报不成比例。
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孩子:特别沉迷于游戏,一放学就跑去游戏厅玩游戏,结果被班主任逮着,通报家长、罚站、抄书、课堂批评……可在班主任的严厉处罚下,他仍然一犯再犯。
而让他真正退出游戏界的转折点,却是在于他的父亲的放手教育。看到孩子如此迷恋游戏,父亲拿出100元钱,告诉孩子:从明天开始,别上学了,开心地玩游戏吧,花多少钱我都支持你。
但不知道为什么,当父亲真的让他放弃学业好好打游戏的时候,他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第一天还好,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玩得痛快;可是第二天再拿着父亲给的钱去玩的时候,心里就觉得无聊了;第三天等父亲再让他去玩的时候他就在游戏厅呆不下去了,提前回家原来等他真正拥有自由可以尽情地享受游戏时间而没人管的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过瘾。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因为游戏逃过一次课,对游戏的痴迷程度也因此大大降低。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适当地放手其实就是最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