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逻辑学》触点笔记

#第16期读书营 day5海霞

这一本书说实在的,用语明了不晦涩,但真的很难懂。尤其对于我这种思路不清晰的人来说,这个书名太具欺骗性。《简单逻辑学》,哪里简单了?

——这是我最想吐槽的一句话。

可是看了老陈在群里的分享我才发现,这只是我的主观想法,或者说,这是我的观念。书中是这么定义的:“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并不具备客观性和普适性。

用老陈的话讲,这是认知不成体系的体现了同样一本书,老陈寥寥数语就解释的明明白白的: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思想当中最有分量的东西是论证,论证是由判断构成的,决定判断的是词项。那词项的含义边界怎么来确定呢?它就是定义了。如果我们把基础定义搞错了,那么各个环节都会出现问题。

万物皆有本源,从C探索到A,就是思想不清晰,缺乏思考,很多观点不能经过自己的论证,道听途说就不能自成体系。

今天在群里还看到岛友王也的分享:我和她一样,之前在原来单位老板也多次公开评价我过于感性,潜台词其实是有点不堪大用的意思的。

今天在王也的分享里我也有了感悟,尤其在管理岗位,更要保持客观,区分事实与猜测,以及判断中确定的部分以及建议及推理部分。让自己的话语更有逻辑与信服力。

今天时间不够了,想到哪里就是哪里,先这样,摘录下老陈的总结:

① 思想的形成取决于你做了多少论证;

② 论证的成立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判断;

③ 判断的准确与否取决于是否做出正确的比较;

④ 比较则取决于底层概念是否准确,以及概念之间是否有准确的关联。

⑤ 概念是否准确则取决于是否对应客观事实。

遇到任何一个问题,我们都可以按⑤→④→③→②→①的顺序,去完成论证,得出结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