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四气调神大论
一、春三月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三月,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六个节气。
春三月,把一个春,分成三段。靠什么分段?靠气。早春的气,仲春的气,暮春的气,完全不同。气,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能够真真切切感觉到,天在一天天地变暖。春天看花儿—— 早春看花骨朵儿,仲春看花儿烂漫,暮春看花儿残破,看绿叶儿。
春三月,此谓发陈
春天生发的关键在“冬藏”。
什么叫发陈?发,就是唤醒,就是重启。春天是天地万物的重启模式。陈,就是过去藏的“精”。这里边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精多精少,精多的,发出来,人就精神;精少的,人空泛,就没劲儿,头晕。二是有好精、有败精。败精发出来,就是病。这些“精”,都是从冬藏而来。春天的生发,就是把冬天藏的都拿出来,若全是精华,人就特精神,春天的瘟疫跟你就没关系,若生发的全是败精,你就萎靡,就会得病。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什么叫天地?天,指的是阳,地,指的是阴,俱生,是指阴阳俱生。“天地俱生”,还可以用“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来表达,就是指阴阳和合好似受精卵,万物由此而化生。
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荣就是“显”,就是明显,万物因阴阳俱生而明显而光耀。阴阳不动,万物就不动,这个万物还包括五脏六腑,这时生命从蛰伏状态变成了一个苏醒的状态。从立春开始,阴阳和合,万物生发。此时,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氤氲”,是指阴阳和合的气化状态。)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夜卧早起”,从这一刻开始,可以夜卧,就是可以晚点睡。请注意:春三月,是“夜卧早起”,夏三月还是“夜卧早起”,秋三月,则是“早卧早起”,到了冬三月就是“早卧晚起”。
养生第一要则就是睡觉,睡得深沉,阳气可以入阴,肝魂、肺魄能纠缠在一起。肝魂、肺魄,不纠缠在一起的话,人就多梦。所谓睡得好,不是睡得多,而是入睡快,一夜无梦,早上起来满血复活,犹如新生命。
“春三月,夜卧早起”,是说晚上可以晚点睡,但不要晚于夜里10点左右,争取在夜里11点胆经当令时睡熟。
子时,半夜11点到次日1点,胆经当令,主生发。对发烧病人来说,如果病已去,这个时间段,烧就退了;如果病未去,精足的人,这时就变成高烧。此时,身体无非是在借胆的生发之力,试图通过高热把寒邪驱除出去,这时不必、更不要急着上退烧药。1点到3点是丑时,肝经当令,肝主藏血,人体要发挥“肝藏血”的功能就得睡觉。肝主目,闭眼即养肝,深睡则养魂,不睡则魂飞。3点到5点是寅时,肺经当令,此时失眠则魄散,也就是说,子时丑时不睡,伤阳;寅时不睡,伤阴。肺主肃降,肺为相傅之官,此时开始重新分配全身气血,这时候若哪个器官醒着,哪个器官就会多耗气血。深睡则得滋养多,不眠则大伤身体。如果有人夜里喝水喝多了,会在三点左右的时候起夜,回来接着睡觉,这是身体的自保和自救,不能因为这泡尿而多得了气血,假如这时不尿,肺就难办了,这儿堆着一包东西得把它推出去,就浪费了生命的动力,这时候怎么办?三点去清空,清空完了回来接着睡,肺重新分配气血。其实,人在3点到5点应该是睡得最死的,睡死了,人体气血才好分配啊。老人呢,这时基本睡不着了,没啥可分配了啊。正常人如果这时睡不着,那就是肺气不降,得吃点药,比如白通汤什么的,具体得把脉确定。
5点到7点是卯时,大肠经当令, 5点以后醒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5点钟左右一醒就跑肚拉稀的,叫“五更泄”,得治,“附子理中丸”治疗此症很有效。
“夜卧早起”,就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晚上可以晚点睡,早上可以早点起,让阳气更容易生发,早上不起床就压抑阳气生发。具体怎么生发?除了睡觉,还要“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什么叫“广步于庭”?一步,就是前脚迈出后和后脚的距离,步,就是走,春天只需走,不许跑,跑就属于快速生发。
“广步于庭”的“庭”指什么?庭者,停也,就是不可以无限制地走,庭院是什么?不就是限制吗?就是要在有限的、阴凉的地儿走走歇歇。“广步于庭”是指慢走,有节制地走,要慢慢生发,不要快速生发,快速生发会要命的。
人为什么春困?因为身体如果快速生发的话,气上来了,精血跟不上来,人就会晕,所以春天会有眩晕病,而春困,就是自保,就是强迫自己休息。生命最重要、最首要的一条,就是自保。首先要记住一点,我们人体有自保功能;其次,我们人体有自愈功能,所以不可以过度干预,有点不舒服就跑去医院打针吃药,就是对这两个功能的不尊重和缺乏认知。
“病”字的偏旁倒转90度,就是“床”的形状,就是告诉我们,生病的第一要务,是上床休息。既然人的问题是源于直立,那人就应该先把自己放倒,先休息。你天天站着,给脚上的压力、脚踝的压力那么大,细细的脚踝要支撑我们这么大的身体,说白了,人体结构是有点问题的,把沉重的大脑放到最上头,就会造成对颈椎、对脊柱的压迫,所以人要不得腰病、不得颈椎病,第一件事就是要平躺,最好不要枕头。而人老,肺气虚了,才需要高枕无忧,什么叫年轻,如果能平躺着睡,就是年轻。其实睡觉应该是侧着睡,但小孩无所谓,你试着像小婴儿那样仰着睡,会觉得腰受不了,这时候的疼,就是对一天劳累的修复。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四气调神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调神”的问题。如何养春天这个生发之机,第一要“夜卧早起”,第二要“广步于庭”,第三要“被发缓形”。“被发缓形”就是在讲“调神”。
注意“披发缓形”的形是指身形,也就是宽袍大袖,极度放松的意思。在家里,可以光着脚丫子,穿着最放松的衣服,可以不刷牙不洗脸,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极度地放松,意味着精神上的极度放松,极度慵懒。休息也是这样,就是可以披头散发,怎么舒坦怎么来。家,永远都是最滋养我们的地方,是让我们心灵最放松的地方。养病,最好的地方是家,而不是医院。
都说癌症是细胞的无序状态,什么能让生命从无序回到有序?就是放松,精神的放松,肉体的放松。越紧张越拧巴,越紧张,经脉越拘挛,气血就大乱。所以,“被发缓形”是对精神肉体放松的最好的解释。
“以使志生”这句是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这三件事做好了,就可以“以使志生”。肾神为志,“志”在这里就是“神明”,也就是睡觉、锻炼、精神放松。这三件事做好了,神明就旺。
其实,这一段就是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好医生不单纯开药,“夜卧早起”是睡觉方,“广步于庭”是锻炼方,“被发缓形”是精神放松方,也就是一定要为你的生活开出一个方向,最后才是治病的药方。而前三者,一定比药重要得多,药,只是帮忙而已。很可惜,现在很少有医生从精神方面关怀你。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前面都在讲,春天该做什么,而这句则是告诉我们,对待春气的总原则。对待生命,有三个善意:生发、给予、奖赏,有三个恶意:杀伐、掠夺、惩罚。
发心,决定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生命由此绽放,或由此枯萎。中国传统医学一定是立足前者,当我们肯定生命、赞美生命时,生命会以她的美回馈我们。
春天,就像我们人生的童年,我们如何对待生机就从这儿开始,对待生机就是这十二个字: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什么叫“生而勿杀”?就是只生发它,不要杀伐它,不要伤害它。好比春天花开,你只要折下一枝花,秋天就少结一个果,这就叫因果。为了进一步解释这句话,书里又说了:“予而勿夺”—— 就是你要给予它,不要索取它。圣贤还怕我们不懂给予与索取的差别,继续解释说:“赏而勿罚”—— 就是要奖赏它,而不要惩罚它。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生发、给予、奖赏,是对春气的护佑,而养生之道,就是养生命生发之机的道。
《黄帝内经》讲春夏秋冬,其实讲的是生、长、化、收、藏五气,把生长化收藏五气弄明白了,治病都简单。春之生机不旺,根基在冬藏,所以要想养生发之机,得往前一个气那里找,凡春天闹病的,原因都在冬藏处没有藏好。而春天没养好,夏天就会闹病。
我们现在对生命的态度就是杀、夺、罚。一有病,就切切割割,这就是杀;上激素,就是夺,直接夺你的元气,因为它知道你生命的密码,所以直接从你的生命存折里夺取元气。过度干预,就是罚,就是拼命耗散。现如今,治病不过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好比血压高了,就吃降压药,吃着吃着心脏没劲儿了,血压不高了,但心脏出毛病了,然后再吃治疗心脏的药……如此这般,直到你的生命再也无力反抗。
看看古人的情怀吧:我要生发你、给予你、奖赏你,这不就是修道吗?
修美好的生命之道,修肉身里的道。其实,道,就是生命的本然。
忤逆了生命之道会怎样?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说:“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之,就是杀、夺、罚,伤害生机就伤肝,因为春天是肝当令,当令就是值班,也就是说肝是春天的主人,这时候伤的就是它。来的客若是邪气的话,一定先伤主人。本来我们对待主人的态度应该是尊敬、尊敬、再尊敬,我们才能在主人家吃到好东西,因为主人操持着厨房。但如果我们是拿着刀进主人家的,我们为寇,他就必死无疑。所以这就是“逆之则伤肝”。
春天伤了肝会怎样?“夏为寒变”,如果伤了春天的生机,即伤了肝,等到了夏天,心火当令时,心火就会因寒而变。肝木生心火,春天肝养不足,心自然虚亏。寒,就是凝聚,精血不足,心跳就无力。
心跳无力有很多表现,比如心悸、心衰、心动过速、脉结代等。造成这些疾患的根本原因就是“奉长者少”,就是春天是生,夏天是长。“奉”就是给,春天如果没养好,给夏天的东西就太少了,到了夏天,人就会得病。
所以说,时间既是杀人的利刃,又是养人的法宝。把春夏秋冬弄明白了,天,就风调雨顺;人,就宁静致远。
春天养什么?一养肝, 就是前面所讲的不能伤肝。二养脾,因为春天肝气当令,肝当家做主人,就要防着肝木克脾土,脾土如果伤了,就无法生气、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