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要留有余裕【稻盛经营学】企业家不能任凭经济形势的变动而随波逐流,而应该像水坝蓄水一样贮备资金,按需使用。在听闻“水坝式经营”理论后,我感触颇深,觉得自己也应该采取这种留有余裕的经营方式。
倘若无法做到“留有余裕的经营方式”,“不成功决不罢休”也只能沦为空谈。我还是以上文提到的狩猎民族为例来做一下简单地说明。
为了解决家人的温饱,猎人前去捕捉猎物,假如他不做任何准备就出门,结果会怎样?一个人倘若不吃不喝,其体力最多支撑一天到一天半,即便发现了猎物的足迹,也会由于体力不支而追不到,最后不得不回到自己的村子里。
反之,如果猎人准备充分,腰间挂着装满水的竹筒和用之前捕获的猎物做成的肉干,靠着这些口粮,就能连续追踪猎物三四天。由于猎物不可能不眠不休,因此一旦发现猎物的新近足迹,就证明已经接近了它休憩的栖身之处。换言之,只要备有三四天的口粮,便能从容不迫地持续追踪猎物,因而势必能够达成目标。
研发工作亦是如此,倘若资金捉襟见肘,就无法坚持数年不放弃。只有在经营中创造了利润,企业才能拿出富余的资金来支撑研发项目。
“不成功决不罢休”可谓是成功的本质。而其前提便是留有余裕,从而为实现成功的奋斗过程提供支撑和保障。
但如果有人问:“没有余裕的话,是不是就注定无法成功?”答案则是否定的。假设一名企业家如此说道:“汽车也没了,住房也没了,我已经变卖了所有财产。即便如此,筹措的资金仍然不够,所以我只能放弃。”
如果我听到这话,就会这么对他说:“没汽车就不能做生意了吗?就不能跑业务了吗?还有自行车啊。蹬着自行车,照样可以从早到晚地去客户那里争取订单,你奋斗的空间还很大。”
经营企业,的确需要余裕,但即便成了身无分文的“光杆司令”,也仍然应该不抛弃、不放弃,努力到底。在变卖了住房和汽车后,是灰心放弃,认为“万事休矣”,还是继续奋斗,认为“还可以骑自行车,甚至坐电车去争取订单”,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
要想取得成功,这种“决不罢休”的态度至关重要。我希望大家务必牢记该条目。
摘录自稻盛和夫【京瓷哲学】,第1769天,以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为己任的[广东·盛和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