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喝咖啡”这件事
想说说喝咖啡这件事,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在哪里喝的第一杯什么咖啡了,不过肯定是速溶咖啡。端上一杯,味道浓郁,又有职业范儿,关键是便宜还省事,这可能是速溶咖啡销量一直很好的原因吧。
后来开始泡星巴克,不仅为了喝咖啡,还想有段不被打扰的时间和空间,自己也好,三俩朋友也好,那时最爱的是焦糖玛奇朵,就喜欢那股甜腻。
有一次去成都玩,和儿子在星巴克约了堂体验课,那天下午,一个扎黑围裙的曾经学医的小伙子用手冲、虹吸的方法让我们品尝了三种不同的咖啡豆,就像突然打开了扇窗,带我进入了真正的咖啡世界。原来不同的咖啡豆有不同风味。从此以后,焦玛是喝不进去了,曾经喜欢的甜让我觉得腻了。开始喝美式。
后来,偶然的机会,去精品咖啡店喝了杯手冲,被那种干净的酸甜震撼了,原来不仅是茶,咖啡也可以让你唇齿留香,甚至回甘啊。这次是真正爱上了。
去年去咖啡工作室认真学习了手冲和意式咖啡的制作,不为别的,只为自己那么喜欢的咖啡,怎么能这么多年都品不出好坏呢?
意式咖啡在咖啡馆是最常见的,用咖啡机做意式浓缩打底,浓缩咖啡加水就是美式,浓缩咖啡加奶就是拿铁,浓缩咖啡加奶泡就是卡布奇诺,当然我说的简单,实际对拼混咖啡豆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咖啡豆的重量、研磨粗细、萃取时间、水质甚至牛奶的选择,都影响这杯咖啡的口感。但是意式咖啡相对简单,只要愿意花时间,测试比例参数,锻炼拉花水平,总是能够小有所成。
比较需要意会的就是手冲咖啡了,这是我目前最喜欢的,手冲喝的是单品豆的风味,而不像意式的拼混豆。设备不像意式机动辄几万元起步,手冲设备2000多元入门尽够了,关键是根据不同产区不同风格的豆要找出水粉比,最常用的是1:15,研磨16克的咖啡豆,最终加入240克的水;至于使用几步法冲水,那就智者见智了。我常喝的豆子,通常采用三步法,先加入90度的水27-30克焖蒸30秒,再加水到170克焖蒸15秒,最后直接加水到240克,在2分到2分半之内滴漏完成。用不同的方法无非是让咖啡喝起来酸甜苦咸均衡,不会有尖酸或者苦涩。
对了,当你觉得咖啡喝起来苦涩是不对的时候,你就真正入门了。有意思吧?曾经“一杯苦咖啡”让我们多少人沉迷,在我们心目中,咖啡不就应该是苦的吗?其实咖啡的风味是花香、是果香,是各种可爱的味道,唯独苦涩是最不好的味道。
你喜欢喝咖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