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我并不擅长,乒乓球打了一阵子,水平还可以。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我就开始和班主任打乒乓球,在村小,专门有一间屋子,摆了一张乒乓球案子,班主任也经常找我们打球,许诺打赢他可以获得乒乓球,于是打了不长时间,我有了这个乒乓球,那时候人比案子高不了多少。
乒乓球是国粹,也没有人教过怎么正确的握拍,怎么去扣球,怎么去旋球,怎么去削球,都是完全靠自己在实践中成长。不知道自己的乒乓启蒙阶段是怎么渡过去,菜鸟阶段最差的就是球怎么打到对手的台子上,一般只有一种手法,就是向上打高球。
到了中心小学,同学的人数更多了,乒乓球的台子有两个,喜欢打的同学就更多了,于是下课10分钟排队打球的同学就更多了,为了照顾到大家,赢球的人继续打,输球的人下,一人一个球,于是早就了擂主和攻擂的人。连胜的同学可以一直打到上课时间。我想我应该是在那个时间段达成了技术和水平的升级,把削球和旋球的技能点给点满了。
上了初中,同学还是那些同学,有些家里富裕的到县城学校去念书了。我们这些农村娃只能继续在镇里上,学校也是弄了两个水泥台子,还得自己弄球网,也是因为体育经费有限,学生自己也不可能去买,所以一把界限都是用砖头进行隔板的。这时候中午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打球变成了1局4球,谁输谁下,排队的人上。
新来的校长,还促成过一次选拔同学去县里参加比赛,很可惜我没有通过这次比赛选拔,让水平更高的同学参加。参加比赛的同学也认识到受过专门训练的选手水平有多高,根本不是我们这些野路子能够比拟的。所以真实世界里,高手都是生活在城市里,搞体育的一定是有钱人,不可能是穷人。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一定是钱堆出来的
在小学阶段,我也打过篮球,打的并不好,学校也有个土操场,还有一个木质篮球架,摇摇晃晃,一玩篮球手上就脏兮兮,跟同学们抢一个球也是磕磕碰碰。那时候也不懂规则,就知道篮球要往篮筐里投,投完了一堆人要去抢这个球,也没有分组对抗的意思。到了中心小学,场地有了更新换代,体育课就开始有篮球了。初中也一样,但一直没有跟同学们玩过,主要那时候好学生是不参与体育运动的。
足球在小学没有形成爱好,完全是因为小时候贫困的山区学校根本没有足球场。在临近放学的体育课,老师办公室的体育器材就可以给学生们借走去快乐的玩耍,足球玩的最好的时候,就是看谁把球踢的高,越高越兴奋。至于足球的攻防规则,根本没有人弄得清。到了初中也没正式场地,在我的记忆里,是没有任何踢足球的机会。
好不容易上了高中,是县里的重点中学。虽然是县里的唯一重点高中,也修建了体育场,但那时候也是一个长满各种杂草的泥地场。但确实是大场,要在班里找到11个人踢球还是比较容易的,在这里同学给我普及了踢足球的基础知识,以及各种明星球员,第一个队服就是德国国家队队服,白色的。喜欢踢球之后,就在各种闲暇时间开始对抗了。
到了大学,总算到了省城,球场瞬时变得高大上,也出现了一些小场,因为就读的是人文学院,男生比较少,所以在校级足球赛中,出线都是非常困难的。唯一的王牌竟然是我们的海南同学,不穿球鞋上场踢,因为有他才有小组里得了三分,零角度射门,确实厉害。除了正式上场踢球之外,宿舍里也有专门的球迷,AC米兰。这也是我对球迷的启蒙。普及了足球游戏等。
我觉得这些点点滴滴,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我们玩不了大球,现在国家强大之后,足球也普及到了小学,也有更多专业的人员负责培养下一代。
虽然这是我的课间活动的历程,但也可以看见普通人跟随国家发展,从玩乒乓到玩足球,小球玩转大球,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这些球类运动掌握的越来越好,不像我们是个野路子,只能是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