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晓窗书会晨记

2025年3月5日邓锦芸晨间杂记:漫谈汉字“熟”

近来,我痴迷于《史记》。当真正研读原文时,才深刻领会鲁迅先生赞誉其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精妙所在。如此绝妙的文字,我满心渴望将它们烙印在记忆深处。

可怎样才能背下来呢?“熟读成诵” 这个词瞬间闪过脑海。没错,熟读便能背诵。但随即我又思索,怎样才算 “熟” 呢?常言每个汉字都蕴含着先人的智慧,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一番天马行空的琢磨后,竟真让我理出了些许头绪,内心暗自欣喜,迫不及待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些感悟记录下来。

“熟” 字下部是四点底,象征着熊熊燃烧的火苗。这意味着,想要达到 “熟” 的状态,必须要有足够的火候,缺乏火候,“熟” 便无从谈起。那么读书亦是同理,要把生疏的文句变得滚瓜烂熟,就需要自身投入足够的激情,并且诵读达到一定的遍数。此时,我联想到双法字理里提到的,同音的字往往在意义上也相互关联。

“熟” 与 “数” 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我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很快便意识到,要想把文章读熟,增加 “火候” 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加诵读的遍数。原来,达到 “熟” 别无他法,唯有依靠遍数的积累。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苦恼,毕竟不断重复诵读实在是枯燥乏味。这样的念头一出现,内心顿时怅然若失,整个人都变得茫然起来。

就在这时,另一个汉字 “舒” 跃入我的脑海。怎样才能拥有舒服之感呢?汉字早已揭示了其中的智慧——“舍予”。我似乎有所领悟,懂得舍得,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内心的舒适。

读书想要实现 “熟” 的目标,达到 “舒” 的境界,就必须舍得投入时间,给予每一段文字足够多的诵读次数。有了这样充足的 “火候”,自然能够熟读成诵。想到此处,我会心地笑了,绕来绕去,归根结底还是要多读。

此刻,老子的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在耳边回响。康庄大道就摆在眼前,想要 “熟”,唯有反复诵读。看似最笨拙的方法,实则是最高明的策略。

“熟” 源于 “数”,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诵读的遍数,才能达到内心的舒畅,自然也就达到了 “熟” 的境界。说了这么多,看似白说,实则不然,这其中的感悟,唯有亲身经历方能体会。

2025年3月6日  郑丽玲随笔

春天一到,老天爷就像个情绪化的孩子,说变就变,“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便是常态 。清晨,我早早出门,街道刚被春雨洗刷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混合的香气。路上行人寥寥无几,正应了那句“天新雨,道少人”。

我骑着小电驴,吟诵着早上读过的古诗文。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每次这么晃悠在去学校的路上,心里都特别舒坦。音乐对我来说,就像一服良药。

到了学校,我喜欢先去欣赏学友们写的文章,大家从生活点滴、教学感悟到人生思考,每一篇都充满了烟火气和智慧。读读书,备备课,就去班上带着孩子们读课文和经典。每天的日子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过着,看着孩子们一点点长高、长大,从识字困难到能流畅朗读,从懵懂无知到开始思考世界,这静静流淌的时光,满是温暖和希望。

2025.3.6胡桂芳晨记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

老师的解读,天往前看就是很长很长的,地是从一撮土一步一步积累,长久积累。母亲就是一点一点哺育着你,时间的积累,永远的积累。慈母,善良的母亲,温柔的母亲。包容一切的母亲,非常的伟大。天地能长久。最难解的是以其不自生,自生,整天跟人家争的。

讲到自身,也讲到了喜欢吃的就按本性来。不要说这里不能吃,那个不能吃。需要什么,身体就会做出选择。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与生命抗争的人能长生吗?求长生不老药有哪几个能够长生?按自己的本性,该睡就睡,该吃就是。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不自生,则物归也。有道理。

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像天一样,不断地去做,那就是无私。因为无私,所以能成其私。其实无私是最大的自私。应该这么去想,因为你无限的包容。自然就会得到所有的东西。都属于你。那不就是自私了吗?什么都给人家,人家能抹杀他的功劳吗?老天照耀着司马迁,照耀着李白,也照耀着我。天不要谁的回报?

读经典要时常的对照着自己。让自己的心胸开阔。心胸它是要训练的,秉性也是需要训练的。小家子气的人,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大人。昨天的表现。又是小家子气了吧?何时成为大人?读经典,经常对照的自己。遇到的事情,你就不会难过,因为心胸开阔。本来要来的,他肯定要来。谁经历的事情不那么多呢?面对眼前的一切。向前看。

2025年3月6日 徐新云晨记:

这几天,班里又出现一个懒学生,前天没有完成作业,昨天也没有完成作业。

早上,他告诉我,作业忘记带来学校,落在家里了。

早操后,社牛女生手里拿着一个作文本:“徐老师,他有写过小练笔,作文本就在书包里,我一下子就帮他找出来了。”小练笔确实完成,而且质量也还可以。

我赶紧让社牛女生帮忙再找一下校本作业。社牛女生三下五除二,利索地找出来了,一查,昨天的没有完成。

他明明告诉我,家庭作业写好了,可现在并没有完成。

他明明告诉我,作业落在家里的,可现在就在他的书包里。

被骗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当时,我确实有些生气了。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因为孩子们一定发现这时徐老师变得严肃了。

我慢慢地坐了下来,倒了一杯茶,犀利地眼神盯着他:“徐老师这会儿真的生气了,你怎么能骗徐老师呢?”

教室里一双双眼睛直直地盯着我,有些不知所措了。

我慢慢酌了一口茶:“徐老师觉得这会儿一定在长结节了,哪位同学能够让徐老师开心一下呀?”

班上有一位是我的本家,人称“徐大哥”,自称是徐老师的“好朋友”,在我们班学习是比较落后的。

这时听闻徐老师想听开心的话,全班同学“唰”地一下子全盯着他了。徐大哥紧张地打了个哆嗦,一下子就缩起了脖子。但大哥不愧是大哥,咳了一声,立马就坐正了,看着我,轻轻地说:“徐老师是个大美女。”全班哄地一声笑开了。

我也跟着笑了,但又马上继续板起脸问:“这么浮夸的话,你们也笑。这么假的话,反正我是不觉得开心。”

边上改邪归正的懒学先吕同学大声地说:“徐老师,就问你笑没笑!我看到你刚才笑了,你开心了!”

社牛学生们纷纷地附合:

“徐老师笑了!”

“徐老师开心了!”

“徐老师不长结节了!”

我咧着嘴:“好吧,徐老师不生气了。”

又对没写作业的这位同学说:“徐老师原谅你了。你得怎么做?”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教他。

他低着脑袋:“对不起,徐老师。我午饭前一定把作业补起来。”

下课后,社牛同学盯着这位同学,课代表去盯着这位同学,吕同学盯着这位同学,还有我的好朋友徐大哥也盯着这位同学。

午饭时,我去教室,社牛同学拿着校本作业,拉着这位同学:“徐老师,他作业补好了,您检查一下。”

我的心又软了,虽然我知道,他现在是知错就改了,但不妨碍他犯下一次相同的错误,但是此时此刻,我觉得遇见这群孩子,真的是挺幸福的,因为他们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能敏感地捕捉到他人的情绪,提供饱满地情绪价值,他们能想人之所想,及人之所及,需人之所需,为师已足矣!

2025年3月6日曾瑞云晨间随笔41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永远有那么多无穷无尽奇妙之景。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永远照耀着万物,对大地万物都遮盖,永远在保护万物。天之所以能够长久,是永远的往前看。地之所以能够厚德载物,是一柸土一柸土,一步一步的积累的!就像母亲每天哺育孩子用一口奶,一口奶喂,一口饭,一口饭的养育长大一样。

天之所以长生,是因他遵照自己的本性生长。就像人一样的,当自己吃什么东西不舒服的时候就不会去找来吃,当喜欢吃什么的时就多吃一些,遵照自己的本性去做。而圣人的付出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的普照大地,所以每个人都会去赞颂它。它并不要求回报。就像太阳每天都发光发热,奉献给万物,大地什么都能够接得住一样。所以人们对他骂也好,老天、天地也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什么都不说。不求回报,无私就是最大的自私。)

学《史记》<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读得非常爽,句句都喜欢,现摘些喜欢的话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2.“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居上而敬,居下不为害,君子之道也。’

3.‘故骐骥不能与罢驴为驷,而凤皇不与燕雀为群,而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同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微见德顺以除群害,以明天性,助上养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誉。公之等喁喁者也,何知长

者之道乎!”

2025年3月7日王苹晨记

今天早课结束时,感觉肚子有点饿,就先吃起床就准备的稀饭。我没想好填脑袋的东西,就一边吃填肚子的东西一边读老师们写的作品,看对我有什么启发。

读到徐老师写的,学生为逗她开心,说她是大美女,我也跟着她的学生笑起来。当老师的幸福感真让人感动。可惜我没教几天书。

师范刚毕业那会儿,好像学校那时不差老师似的,校长安排我上音乐美术,然后哪个班的主科老师生病了,就让我去代课。结果,好多老师轮流生病,就像一株无根的浮萍,我代了一学期课,甚至还上过学前班的课。第二学期终于固定上四年级的数学,有一天上班课,有一群学生去帮一个学生家里种田,班主任老师让他们全部站在讲台前训话,她说,你们看看王老师像你们一样吗……那时我在她心中真的是和学生一样。

不久我调离这个学校时,一群学生还舍不得我,给我送了好多小礼物。好多年后,我们举办培训班,有一个学生来对我说,王老师,我是你那时的学生,现在在xx教书。哇,我真的不好意思,记不得她当年学生的样子了,甚至记不得这个名字。还有一天晚上,我在路边拉平车卖水果的摊上买水果,这个卖水果的中年女人说,王老师,我是你学生。啊,是吗?我只有笑笑。我称了水果,付了钱,低头离开了。我也是记不起当年她学生的样子。我无语啊,真是对不起他们当年对我的热爱。

2025年3月6日 谢洪霞 晨读杂记

这两天突然降温,家里又下雪了,真是三月桃花雪,不知对农作物有没有影响。听说有一年也是倒春寒,下大雪,正是开花的季节,导致水果减产严重。

打电话给嫂子,说是大宝生病了。这个小孙女是嫂子的珍宝,忽然间发高烧,持续不退,可把嫂子一家吓坏了。侄媳妇本在医院上班,赶紧安排住院检查,原来是淋巴发炎,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我给嫂子发红包,给孩子买几个水果吃,嫂子坚决不收,说是小孩子,很快会没事的。

这让我想起,上次说是哥哥生病,瘦的变形。打电话回去问,竟然是老年痴呆症的初期。这让我大吃一惊,哥哥才将近六十岁,怎么就会得这种病?因为丢三拉四成了常态,嫂子决定就带哥哥去武汉检查,结果才知是这个。我给嫂子转了一千元,凑个路费,嫂子立马把钱退了回来,说是不缺钱。

其实我知道,嫂子这是体谅我一个人在外面不容易,才不收我的钱。说真的,我是真的想尽一分力,希望哥哥能快点好起来。嫂子不收,她也是爱护我,我心明白的。

其实嫂子家的条件还是可以的。以前,就有人称我哥为“谢百万”。那时候做生意,比较好做,嫂子也精明,应该是赚了不少的。不过后来,哥哥身体不好,就改行,开了一家文具店,生意也好。另有店铺出租,嫂子家的日子过的非常不错。

嫂子很会经营,在城里给侄子买了房,又买了门面房出租,侄媳妇也在医院上班,一家人的日子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但门面房要还贷款,每个月都好几千,也不能大手大脚过了。

随着电商的兴起,实体店的生意都大打了折扣。家家都如此,只能紧着点日子过了。

因为当年分家的时候,嫂子认为老爹偏向小儿子,分的不公平,这成了嫂子心中的结。

以致于经常因这事产生点龃龉。还好,嫂子大度,虽然心中有怨气,对父母的照顾也没有落下。好吃好喝的,给钱给物,没有少过。这让我对嫂子始终充满了感激。每次回来,听她的抱怨也好,罗唆也好,就让她出出气吧。确实是我老父亲做的不好,老人偏心,有什么办法,现在也补不回来了。

过年的时候,我照例给哥哥家拎拎了粮油米面等,这成了每年的惯例。别的也不知道送什么。今年想着无论如何也得表示一下,给嫂子又发了三个六的红包。我怕她不收,就叫嫂子打开手机,亲自去点领取。结果嫂子抢着把手机拿过去,连说不要。还好我比较高大,把手机举的高高的,点了收取。又在拜年的时候,给侄子和侄媳妇及两个孩子,每人发了个大红包,以此方式表示一下。

嫂子的厨艺非常好,每年除夕大餐,都是嫂子做的。我们都会帮忙,一家人其乐融融。我就想,有个好嫂子是多么幸运!

每年我离开家的时候,嫂子都会给我带一些家乡特产,她自己做的香肠和熏鱼肉之类。我这几年就悄悄走,走了之后再给嫂子打电话。她总是埋怨说我走的太急了,她准备的东西没有带走。这让我感动之余又深有愧疚。

2025年3月6日 晨记一一以′道"观世,无私即大成     

清晨学习,第二段是《道德经》的第七章,在邓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宛如一场跨越千年时光的思想盛宴,让我们与古圣先贤展开一场直击心灵的对话。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邓老师的引经据典地讲解,信手拈来,令我眼界大开。虽然短短十几分钟,我难以将所有的知识细节铭记于心,但这一章的核心要点,早已深深扎根在我的心底。   

这一章用“天地”与“圣人”为例,生动阐述了“道”的本质特征。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并非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刻意作为,而是默默遵循自然规律,滋养万物,让世间生灵自由生长、繁衍生息,最终成就了自身的永恒。圣人亦是如此,他们不与人争一时之长短,不迫切追求功名利禄,始终以一种谦逊、温和的姿态行走于世。然而,正是这种甘居人后的处世哲学,让他们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他们将个人的得失荣辱置之度外,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为他人谋福利,最终却意外地保全了自身,成就了一番非凡的事业。是啊!正是因为圣人无私,反而成就了自我,     

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无处不在。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爱纯粹而深沉。他们不辞辛劳,日夜操劳,从生活的点滴关怀到成长的悉心引导,给予子女无尽的关爱与支持。他们从不要求子女立刻回报这份爱,只是默默付出,而这种无私的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子女的成长之路,也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幸福。最终,他们收获的是子女发自内心的敬爱,以及一个美满和睦的家庭。     

在教育领域,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班主任老师总是校园里最早的“赶路人”,最晚的“坚守者”。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进校园,他们已经在教室里迎接学生;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学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与年轻教师分享教学心得与技巧。老师们除了课堂上精心备课、激情授课,而且还要利用课余时间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为生活有困难的学生送去及时的帮助。他们从不计较额外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心中唯有一个信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     

从这些生活的细微之处不难看出,无私并非意味着失去,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获得。当我们无私奉献时,收获的不仅仅是他人的感激与尊重,更是内心的富足与长久的幸福。这种幸福,无关物质的多与少,而是源自灵魂深处的满足与安宁,是一种千金难买的精神财富。

二十年前后(3)
2025年3月6日书会关安玲札记(44)

原本也想回顾一下2005年年初影响深远的几件国家大事,可是或许是格局不够大,或许是记性不够好,搜肠刮肚也想不起来,那就按下不提也罢。

我们再回到当下。今年春节的确让人振奋,可是,开工复学后,大家又开始“卷”了,老师紧绷,家长焦虑,学生不堪重负,幸福感少矣。

邓老师的晓窗读书会别具一格,每日黎明前夕,在老师们唯一可自己掌控的一个多时辰里,邓老师与书友们齐聚腾讯会议,带领大家弦歌吟诗,诵念经典,品读美文,书写当下。邓老师每天碎碎念:

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做固定的事。

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至城如神。

辞,达而已矣。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断舍离。

安定是第一位的。“安”:房屋里的女子柔顺谦逊,“定”:“足”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人就能立足于天地,安定下来。

﹍﹍

这些古老的智慧在邓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如春雨滋润,在邓老师的身体力行中,如明灯指路。这个春天,学友们弹琴弦歌,慢吟《孝经》《道德经》,熟读乐读古文可,随笔累计逾万言。

如此弦歌诵念,读读写写,少物欲,多内求,1年后会怎样?20年后会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2025年3月6日龚红梅晨记
奇妙的网络世界

昨天上午九点多,我将写好的晨记转发到了晓窗读书群里,接了龙后,就像往常一样继续上课。

晚上,曾老师发信息给我说只看到我在群里接龙,没有看到我的晨记。我为了证明自己交了,立即截了两张图片给。接着曾老师也截屏给我,证实她依然是没有看到。我毫不在意,自以为是曾老师的手机出了间歇性问题,然后告诉她等欧阳老师的简书发出来,问题就清楚了。不一会儿,欧阳老师的简书一如既往地转发各大读书群。我迫不及待地点开简书查看,咦,还真没有看到我的晨记。双手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反复确认,纳罕道:“这怎么可能?我明明发出去了啊!”

我赶忙给欧阳老师发消息询问,得到的答复依然是没有看到我的晨记。我挠了挠头,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豆包”,说不定它能帮我找出问题。于是,我把文章复制粘贴到“豆包”,给出的指令是“美化”。它很快就回复了我,不仅屏蔽了了文章中的几个敏感词,还帮我进行了替换。

看着“豆包”修改后的文章,我半信半疑:“就这么简单?这能行吗?”我小心翼翼地再次将文章转发给曾老师和欧阳老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一次,文章顺利地出现在了聊天记录中。不一会儿,曾老师回复能看到文章了。

昨天的晨记本想自嘲一下,没想到敏感词太多,导致被系统捕捉并屏蔽了。这真是应了奶奶常常告诫我们的话一一满口饭可以吃,满口话可不能讲。啊,网络世界可真奇妙!

2025 年 3 月 7 日 王苹晨记

晨曦微露,早课落下帷幕,腹中传来的丝丝饥饿感,牵引着我走向那碗自起床便备好的温热稀饭。于知识的汲取尚未寻得方向,我索性一边品尝这用以果腹的餐食,一边捧读老师们的佳作,满心期许能在字里行间觅得灵感的微光。

读至徐老师的文字,讲述学生为博她一笑,直言她是大美女的趣事,我仿若也被那纯真的场景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一同笑出声来。教师这份职业所蕴含的幸福感,宛如春日暖阳,暖彻心扉,令人动容。只叹我投身教育事业的时日短暂,未能充分领略其中真味。

犹记师范毕业之初,踏入校园,彼时学校师资看似充盈,校长安排我任教音乐与美术课程。而后,哪个班级的主科老师因病请假,我便被临时调去代课。那段日子,老师们仿佛商量好似的,接连生病,我就如同一株无根的浮萍,在各个班级间辗转。一学期的时光,我奔波于不同年级的课堂,甚至还涉足过学前班的教学。直至第二学期,才终于稳定下来,教授四年级的数学。

犹记得那日上课,一群学生前去帮同学家中务农,班主任得知后,将他们悉数唤至讲台前训话。她说道:“你们瞧瞧王老师,可曾像你们这般?” 那一刻,我在她眼中,竟与那些年少懵懂的学生无异。

后来,我调离那所学校时,一群学生满是不舍,纷纷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情谊真挚,令人难忘。时光悠悠流转,多年之后,我们开办培训班,有一位学生前来相认:“王老师,我是您当年的学生,如今在 xx 教书。” 那一刻,我满心愧疚,脑海中却怎么也拼凑不出她当年的模样,甚至连名字也毫无印象。还有一回,夜幕低垂,我在路边的平板车水果摊前挑选水果,卖水果的中年女子突然唤我:“王老师,我是您学生。” 我除了尴尬地笑笑,一时竟不知作何回应。称好水果、付完钱后,我匆匆低头离去,实在惭愧,当年她青春的面容,我已全然忘却。想来,真是有负他们曾经对我的那份炽热敬爱之情。

2025年3月6日曾瑞云晨间随笔41

感悟《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寥寥数语,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哲思,引人深思。

抬眼望天,浩瀚无垠,无穷无尽的奇妙景观令人心生敬畏。太阳、月亮、繁星,永恒地散发着光芒,照耀世间万物,庇佑着大地。天之所以能够长久,在于它目光长远,从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大地同样伟大,它以宽厚的胸怀承载万物,这是一抔土又一抔土、一步又一步积累沉淀的结果,恰似母亲哺育孩子,用一口奶、一口饭,不辞辛劳,将孩子养育成人,其中的坚韧与无私,令人动容。

天遵循自身的本性运行,故而能够长久存在。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我们食用某些食物感到不适,便会避免再次食用;而遇到喜爱的食物,则会多品尝一些,这便是顺应本性行事。再看圣人,他们的付出犹如太阳普照大地,无私且不求回报。太阳每日发光发热,滋养万物,无论人们如何对待,天地从不抱怨,默默承受一切。这种无私,实则是一种大智慧,看似不求回报,最终却成就了自身的伟大,正所谓 “无私故能成其私”。

沉醉《史记・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研读《史记・日者列传》,只觉句句精妙,读来酣畅淋漓,满心欢喜。其中这些语句,尤为触动我心:

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有高尚品德的人,不会刻意彰显自己的德行,正因如此,他们的德行才真正得以体现。

2. “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居上而敬,居下不为害,君子之道也。’” 君子内心不为饥寒所扰,外部没有被劫夺的忧患,身处高位时保持恭敬,身处低位时也不会为非作歹,这便是君子所遵循的处世之道。

3. “故骐骥不能与罢驴为驷,而凤皇不与燕雀为群,而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同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微见德顺以除群害,以明天性,助上养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誉。公之等喁喁者也,何知长者之道乎!” 良马不会与劣驴同驾一车,凤凰不会与燕雀同群,贤能的人也不会与不肖之徒为伍。君子常身处卑微隐匿之处避开众人,隐藏自己避开凡俗,暗中施行德政以消除众人的祸害,彰显天性,辅助君主、养育百姓,增加功利,却不追求尊贵的名誉。你们这些见识短浅的人,又怎能知晓贤德长者的道理呢 !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晴

这两天中午轮到我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几个班级的学生混在一起,没发生冲突就算是很省心了。大部分孩子都没带书本,要么在画画,要么在玩游戏卡片,只有少数孩子在做上午老师布置的作业。学校虽三令五申禁止携带游戏卡片,但学生众多,班主任精力有限,我们这些负责守餐的老师又不熟悉学生情况,再加上当前敏感的家校关系,只要学生不打架、不严重干扰他人,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所以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毕竟只有中午这点时间。

好在学校缩短了午休管理时间,对我来说倒也有好处。这两个中午,我利用空闲时间在书上备课,一个单元的内容已经备完。这样一来,时间也算没有虚度,还挺有成就感的。看来,换个角度看问题,平凡的日常也能发现小确幸。

2025年3月6日 高凤斌杂记

昨天下午,接到班主任电话时,我正批改着作业。听说儿子课间绊倒了同学,红笔尖在作业本上洇开一团墨渍。赶到操场时,寒风里的玉兰树正簌簌抖着新芽,两个男孩并排站在一起,像两只淋了雨的小鹌鹑。

“没事的阿姨,我自己没看路。”被撞倒的孩子抢先开口,鼻尖还沾着灰。儿子把头埋进校服领口,手指绞得发白:“妈妈,对不起,我跑太快了......”

医务室里飘着淡淡的碘伏味。我想接过冰袋,男孩却往后缩了缩:“没事的阿姨,我自己能行。”他母亲匆匆赶来时,羽绒服拉链还错着位:“男孩子哪有不摔的?去年我家这个还把邻居花盆撞碎了呢。”玻璃窗外的风突然变得温柔,把消毒柜里搪瓷盘碰出细碎的清响。

校医往保温杯里添热水时,忽然提起她女儿:“那丫头现在天不亮就爬起来晨读,说高老师每天都赶在太阳前头读完了书,读了好多书,我也要和它一样。”我望着窗台上冒新芽的绿萝,晨光里那个裹着厚围巾背古诗的小身影忽然在记忆里清晰起来——原来我们不经意播下的种子,真的会在某个角落悄然发芽。

暮色渐浓时,校门口玉兰树的花苞又鼓了些,不知哪个孩子系上去的祈福缎带在风里轻轻摇晃。

生活总在这些细碎的褶皱里,藏着让人心头一软的暖意。

2025.3.6杨慢慢晨间杂记

吃货蓝莓情

蓝莓,以前在超市经常见到,

但是这蓝得发黑的样子并不吸引我。后来逐渐听说营养价值挺高的,对眼睛好之类的。很多家长买来给小朋友吃,好像小朋友们都接受这小颗粒状的水果。

后来,我慢慢地就对这水果视而不见了。但是,就像更多事情的转机,出现得很不经意。去年的一天,去好友家吃饭,她的餐桌上出现了这玛瑙珍珠一般的水果,专程买,我是不会花钱去试错的。但近在眼前的现成货,我是毫不犹豫下手的。

咦?有点奇怪的味道。淡淡的甜味在舌尖晕开,完全不似平日蔗糖、香蕉、西瓜、苹果这类瓜果的甜。它的甜伴随着一种不知如何描述的香味儿,甜与香搭配得刚刚好,像夏天傍晚的风……也许是甜得淡雅,甜得特别。加之粉粉嫩嫩的果肉在嘴里绽开,有点像果冻又有点像豆花,我瞬间就爱上它了。但听朋友说,蓝莓并不是都这口味,不成熟的,或者品种不对的,很酸……

这两年,对旁的水果的兴趣是淡了许多。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突然想吃蓝莓,有次路过附近的超市,看见有蓝莓卖,甚是惊喜。但我知道,很多超市里面的水果,口感不尽如人意,如果是酸酸的,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抱着试试的心态,看着它也算饱满新鲜,试试吧!买了一小盒,120g,果不其然,空欢喜一场,酸得像柠檬,那点洗得干干净净的蓝莓,就那样静静地安睡在碗底。不忍白白丢弃,隔天又捡起一颗两颗丢进嘴里,立刻后悔,酸得掉牙…罢了!转头就将其倒进了垃圾桶!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充满了随机性,我本来可能永远品尝不了蓝莓的味道,我也可能在未来某一天试吃到酸味的蓝莓。然后就觉得,果然,和我猜的一样,真难吃。就像有一天,我居然发现百香果是可以直接吃肉的……

是否,我们不该那么早对一个人一件事下定论,才能看到更多维。

昨天,我又买到了合口味的蓝莓,随着小小蓝莓在嘴里爆汁——滑进喉咙,小小的幸福感又漾开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