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有了孩子不能任性。可是恰恰在有了孩子后,我的自我意识越发强烈。
上周天天加班,身心俱疲,无数次生出辞职的念头。同时,在想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曾经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好好虚度时光”,那里讲述得都是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有放弃伦敦投行高薪移居大理的剑桥学霸,也有在北京开农场的大学生,还有辞去公职醉心做面包的宝妈。
疲惫的时候,看看这样的故事,就像自己也活了一遍。
偶然间打开电影《小森林》,开始是女孩市子在翠绿的山林间骑车飞驰,秀发飘逸,宛如一幅画。我被击中了,突然很想哭。这才是生活呀。
再看自己,每天在拥挤的地铁、冷冰的办公楼里,像战斗一般,绷着一根弦。
上班、下班,日复一日,为糊口做着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
一年连偶尔的旅游都是走马观花。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日出,感受风吹拂肌肤?
我从乡间而来,奋斗那么久,就为了在北京像驴子拉磨一样的生活么?
小时候,看着父母在庄稼地里浑汗如雨,一年到头几乎不得闲。我便发誓,一定要离开这里,过像样的生活。
如今看来,我与那时父母的生存状态并无本质的差别。
不同的是,他们侍弄的是庄稼,我伺候的是领导,一个是体力,一个是脑力,到头来无非是混口饭吃。当然,相比父母,我的生活水平更高,欲望也更大,也让我更累。
年初,我曾问过自己,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一日三餐,一房栖身,一人相伴,一子绕膝;有一点钱,有一点闲,看看书写写字,兴起时欣赏下美景,发呆坐看云卷云舒。
如今,前面一些我都有了,只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体验生活。为什么我要驱赶自己拼命往前跑?我到底在怕什么?怕自己不能给孩子优渥的生活么?
我有能力给他基本的生活条件,可以上一般的学校,这已足以。动辄三万月薪不够花的妈妈,只是少数人,再说那样的消费不一定给孩子优质的童年。
当我带着勇气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说不定就是给他最好的礼物,为他树立最好的榜样。做自己,是唯一抵达幸福的路径,而学校一般不会告诉孩子这一点。
怕自己老时生活没保障?看了下有关法律,社保缴满15年,至退休年龄时就可以领取养老金。时限也快到了,即便辞职自己接着缴,原来缴的还是算数的。
再说,国家给予的保障,都是最基本的。如果,为了这个这最基本的保障,60岁之前都度日如年,实在得不偿失。
未来的路还没彻底想清楚,但越来越明白,眼前的生活并非我想要的。
过想过的生活,啥时都不算晚。身体尚在禁锢中,灵魂已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