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没有自我,忽略自己的感受,讨好、迎合他人,原来根源在于父母的语言。
一、迷茫没有自我的根源
小时候,当我觉得烫,母亲会说:不烫啊,怎么会烫呢?当我我觉得不冷,母亲会说:这么冷的天,赶紧多穿一件衣服。
类似这样的对话每天都会上演无数次,当时感受可能只是觉得不舒服。可是时间久了之后,就会慢慢的忽视自己的感受。接受这样的设定,觉得大人说的是对的。
从此便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开始隐藏它,总把别人的意见放在前面。但我们的感受不会消失,所以经常会很迷茫。
久而久之,我便成为了那个没有自我的人。
二、沟通的本质:确认差异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目标是什么?
很多人都会认为沟通就是把彼此的想法拿出来碰撞一下,然后看看谁更有道理,最后达成一致。
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你身边的一切关系都会受到很大的挑战,而且你越想跟一个人沟通清楚,他会越排斥你,距离你更远,因为你太想达成一致了。
记住成功的沟通并不是要消除差异,反而是要确认差异。
比如你说苹果酸,他说苹果甜。你们的沟通目标并不是要达成一致,非要确认苹果是酸的还是甜的。你觉得酸,他觉得甜,你们两个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感受,这就叫做确认差异。
道理很简单,可是牵扯到负面感受就会很麻烦了。
父母都希望孩子好。有了这样的期待之后,父母就会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负面感受是一个阻碍,有的父母会不知所措。所以他就会否认负面感受,他会说:不是的,没有呀,你想错啦。
三、案例分析
孩子说:我不要吃苹果,好酸。
母亲说:哪里酸啦,明明是甜的,快把他吃掉。
母亲想要孩子吃苹果,吃苹果是好事,有这么一个吃苹果的期望。可是孩子觉得酸,他的感觉破坏了这件好事,他不想吃。
这时候母亲就会本能的反应,你必须得吃。怎么吃呢,必须承认他不酸,酸的感觉不存在。
你看荒谬结论就出来了:你的感觉不存在。
孩子就会迷惑了,到底是你错了还是我错了,我是有什么问题吗?
那父母也就迷惑了,孩子说酸那就不吃了吗,他觉得饭不好吃,也不要吃饭了吗?承认感受不行,否认感受也不行,那该怎么办呢?
三、肯定感受:共情
那我们该如何要求孩子吃苹果呢?
孩子:苹果好酸,我不要吃。
妈妈:哦,苹果好酸呀,那你把酸的苹果吃掉好吗?
看到这里,很多父母就会觉得太不人道了,孩子都说酸了,他不喜欢酸,你还要人家吃酸苹果。
难就难在这里。父母一旦做到共情,承认孩子的感受,尤其是负面感受,就会觉得自己很不人道。
好像只要换一种说法,说苹果不酸啊,是甜的呀。自己心里就会好受一点。其实这只是换了一种方法安慰自己而已。
我们不舒服的点到底在哪里呢?一旦我们开始去共情,就会体验到孩子那不舒服的感觉。我们那么爱孩子,却要眼睁睁的看着孩子去体验一些不好的感觉。于是我们就会把眼睛闭上,说苹果不酸的,是甜的。
可是就算你闭上眼睛,孩子不舒服的感觉仍然是存在的,并不会消失。
共情并不是安慰。一些痛苦,短时间内并不会消失。安慰是想要尝试否认这些痛苦,当他不存在。因为别人的痛苦,也让我们感觉很难受。
比如去医院探望病人,特别是很严重的病人,明明看到对方很虚弱,可是你却说:你的气色看上去很好。当别人说:我估计好不了了,没多少日子了。你会说:别瞎想,好好休息,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这就是安慰,你说出来的话,你自己都不相信。但是你却很难不这么说。安慰只能让自己感觉好一点,完全帮不到对方。
对方只会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痛苦还在身上,只能自己一个人消化。
如果有一个人可以陪着他,听他讲,理解他处在痛苦和绝望的感受当中。虽然不能直接帮他解决任何问题,但是多少会起到一点支持和陪伴的作用,让他觉得没那么孤独,这就是共情。
共情很难,你需要跟对方不舒服的感觉在一起。
四、自我负责式沟通
父母想要孩子变得更强大,经常会忽视一些孩子不好的感受。但是你的忽视并不会让这些感受自动消失。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学会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自我负责的前提就是共情,确认孩子的感受,然后问:那你打算怎么办?
这就是自我负责式的沟通,跟直接否认负面感受的方式相比,这样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
孩子:这是我第一次上台演讲,好紧张呀。
妈妈:第一次上台都会很紧张的,来,我们想一下,紧张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呢?
孩子:我可以对自己说,怕什么,他们又不会吃掉你。
妈妈:好办法!来,大声的对自己说一遍。
五、总结回顾
1、沟通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达成一致,而是要确认差异。
2、我们对孩子有所诉求时,孩子有负面感受。我们不要着急去否认它,可以一边承认孩子的负面感受,一边坚持自己的诉求。
3、承认孩子的负面感受,会让我们自己觉得不舒服,但是会让孩子感觉好一些。
4、不要推着孩子去摆脱自己的负面感受,反过来承认孩子的负面感受,再让他们为自己的负面感受负责,他们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很多时候,别人要的并不是我们推着他前进。当我们看到他,他自己就愿意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