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下班的路上,一个孩子的哭声让大街上过往行人纷纷看过去。
原来一个男子拉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朝前走。那个男子显然是爸爸,应该不知道孩子到底哭什么,所以脸上全是愤怒。
看孩子哭的实在厉害,就松手说道:“你再哭,我就走了。”结果这话一说完,小男孩哭的声音更大了,而且紧紧抓着爸爸的手。
那位爸爸估计受不了街上行人的眼光,拉着小男孩迅速的走开了,马路上留下了一串男孩的嚎啕大哭的声音。
这样的事情常常在大街上上演,大人不想让孩子哭,孩子因为情绪得不到舒缓更是紧张害怕,只会在大人的呵斥声中哭的越来越厉害。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被情绪带走了,谁也没有注意到情绪这个如影随形的东西,更不可能做到调解疏导了。
几年前孩子参加了绘本馆的情商课,在陪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让我也对情商有了重新认识和看待。
开始上情商课,孩子是很拘谨的,而老师通过各种游戏和场景的设置带孩子去认识和感受自己的情绪。
几堂课下来,孩子明显对自己的情绪有了认识也开始懂得如何去控制和疏导。甚至爱上了这样的课,一到周末就朝着要去玩。
情商一词,百度上是这样释义的: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而孩子的好情商除了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更多的是要学会有意识的去培养和提高。
情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让孩子从认识情绪做起。说到认识情绪,很多大人都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会左右事情的解决结果。
第一步:认识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具体在分就会有开心、喜悦、愤怒、想念、内疚、嫉妒、害怕、恐惧、沮丧等等,而这些情绪出来时候,往往不容易分清楚。对于孩子就需要仔细观察,先看到孩子的情绪是什么样子,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去疏导和解决。
慢慢的也会让孩子有这种观察自己情绪的意识。比如,妈妈看到你很开心,或者妈妈看到你有点沮丧,这样的句式去和孩子开始交流。
第二步:认可和接纳情绪
孩子有情绪,包括大人有情绪时候,尤其是在有负面情绪时候,首先是要认可和接纳这个情绪的。
但是具体怎样接纳和认可呢?一个是用语言去安抚孩子,而不是像开头那个爸爸那样去训斥甚至威胁孩子。那位爸爸的做法就是一种对孩子情绪的不认可和接纳,所以孩子会增加了恐惧哭的更厉害,而忘了爸爸是为了不让哭。
另一个就是用行动去宽慰孩子,其实在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候,不论幼儿还是青春期孩子,更多需要的是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因为在父母的怀抱里孩子觉得最完全。这个时候不要因为顾忌担心孩子被宠坏而不去拥抱。
恰恰相反,这个时候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而一个拥抱会化解一切激烈的情绪甚至冲突。除了拥抱,也可以尝试摸摸孩子的头,鼓励的眼神,这些只要发自内心的和孩子交流,孩子那个敏感的小雷达是能感受到的。而且会比说教的语言效果更好。在孩子为一些事情伤心的时候,也许默默的陪伴在身边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
第三步:正确表达情绪
当情绪得到控制和缓解时候,就要引导孩子正确的表达情绪。大人往往也会出现不能清晰准确的表达此刻的需要,更何况孩子。
在只知道自己的一种感受时候,就需要鼓励孩子说出来,而不是用行动表现出来。
比如,孩子生气的情绪出来时候,就需要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像这样的句式:“我现在很生气,因为......”,而不是让孩子发脾气甚至摔东西这样表达出来。
往往那些在幼儿园喜欢摔东西和打人的孩子,其实是自己的情绪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变一种方式用行动和破坏来表达和发泄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大人的榜样力量也很重要,平时要注意自己情绪的表达,更要帮助孩子去准备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说, 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风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贵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怀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无成。
孩子各种学业的学习是为了提高智商,决定了今后踏入社会能够达到的高度,而情商的培养则是决定了孩子一生的生活品质和其宽度。而认识情绪,正确表达情绪就是情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
温暖点亮生活,欢迎关注伊说说,均为伊凡17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