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危言

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

这些振奋人心的文字,出自100多年前的一本书。这本在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道路上奠定了重要基石的书,就是《盛世危言》。

19世纪末,清王朝已病入膏肓,国运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满腔的爱国情怀,驱使着郑观应启发民智,挽救国家。他开始构思一篇惊世巨著。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思想先驱。曾经长期致力于近代工商业, 以求推进中国的现代化, 积极投身爱国救国运动, 以期富强救国。

1885年前后,商场失意的郑观应,背负了巨大债务,在香港被拘,随后一病三年,只好回到澳门,隐居乡下。这段时间,正如他在诗中写道:“家惟千卷书,囊空无一钱。弟兄交相责,妻拏涕泪涟。”

但是,他用笔在绝望中不断地寻找光亮。在1892年春,他完成巨著《盛世危言》,洋洋三十万言,涉及多项改革主张,逐项列篇,条分缕析,是富民强国的变法大典。

《盛世危言》的问世,在京城内外引发了轰动。爱国青年和郑观应也展开了讨论。

A:先生,在变法措施中,您觉得哪些是现在可以做的?

B:想要富国强民,首要之务,就是振兴商务,要想振兴商务,首先要开会场,

A:开会场? 

B:英国举办完万国工业博览会后,法日美等国相继举办,无不是利国利民的善举啊 

A:那先生认为,这万国博览会在哪里举行合适呢

B:上海

B:上海为中西总汇,轮船、电报都很方便,要选办会地址,必自上海始。

100多年前,在《盛世危言》《赛会》一章中,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设想,甚至举办办法、经费筹集、辟地建屋等具体问题,他都一一想到。文中还提出具体的筹办步骤:先组织小规模的展会,再逐渐推广,希望能和西方各国“并驾齐驱”,致使国富民强。最后希望当事者高瞻远瞩,大力支持。

《盛世危言》对后来的革命派影响是巨大的,张之洞的《劝学篇》的写作,康有为梁启超议会思想的形成,皆受益于这部巨著,孙中山更是受过该书的直接影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也十分喜欢《盛世危言》。

“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2010年,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上海举办了世博会!100多年来,这样坚定的信念,激励着中国人不断创新,激励着中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