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制定的2025年要做的三十件事中,我把开展家庭读书会也列入了计划之中,准备一周开展一次。之所以制定这个计划,是缘于儿子学期末期末考试后我与他班主任的一次对话。
学校举行的期末考试后,儿子的语文考的不是很理想,爱人看到成绩后有些怨气,本来儿子的语文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没想到这次考试竟然落到了十名之后。虽然她有些怨气,但是并没有对儿子发泄出来,理智战胜了感性。看到这种情况,我立即给儿子的班主任曹老师打了个电话,想要了解一下儿子的学校表现。
通过和老师沟通,我发现儿子虽然读书不少,但是由于对他的阅读没有进行指导,导致他的速度能力很强,但是对于文中的好词好句记住的较少,就像老师所说,儿子小学三年级一开始就会写作文,但是一年下来,他的写作水平并没有实质的提高,仍然停留在能写出来、但写不好的层面。
鉴于此,我想通过举行家庭阅读分享会让儿子对读书有一个新的认识,既要读,而且还要会读和读好。
本来计划的是每周举行一次读书分享会,但是由于上一周事情较多,学校考试、儿子考试,晚上的时间主要用来复习功课,于是把分享会推迟到了本周,即使这样,读书分享会也没有做充分的准备。
家里面正好一块小黑板,我央求爱人在上面写上读书分享会的标题,因为在我们家,她的字写得最好;然后邀请儿子担任本次读书分享会的主持人,儿子说他不会,我立即向豆包提出帮助,豆包真的是太好用了,几秒钟的时间,一份家庭读书分享会的主持词就跃然手机之中。
分享会开始了,儿子拿着我的手机闪亮登场,这小子是有这方面的天赋的,往台上一站,范立马就上来了。只见他一手拿着手机,一手做着手势,念主持稿的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对主持词进行即兴修改。你别说,虽然第一遍读主持词,竟然还真像那么回事。
首先登场进行分享的当然是我这位天天“标榜”是个读书人的人了,我刚刚读完了《50个工具玩转项目式学习》一书,于是我从什么是项目式学习、对项目式学习的认识改变、项目式学习的四阶段以及其中的工具之一进行了分享。虽然我知道他们可能不知道我所说的项目式学习是什么,但是听到我说的头头是道,仍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二位进行分享的是儿子,作为主持人兼选手,他是自报家门,自己给自己进行介绍。“刚才欣赏了爸爸进行的读书分享,接下来有请第二位分享嘉宾zc,他分享的是《明朝那些事儿》,大家掌声欢迎!”
介绍完毕,他就一板一眼地进行读书分享,此时的爱人已经化身摄影师,在给儿子进行拍摄前的准备了。
儿子阅读《明朝那些事儿》第一本已经过去有些时间了,我想着里面的内容他应该已经忘了,没想到小孩的记忆力如此之好,他竟然还记得里面的一些细节内容。他从朱元璋的和尚时代开始谈起,讲到了他当皇帝后的一些经历,最后我问他从朱元璋的里经历中他学到了什么,他说到了勇敢和坚强。
第三位进行分享的是女儿,女儿带来的是《简爱》,虽然她没有系统读完这本书,但是也了解的此书的基本内容,她说从简爱身上学到了独立和善良。
最后一位压轴出场的当属为这个家付出最多的爱人,她分享的是《苏东坡传》。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她对苏东坡的了解颇深。这位集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美食家、政治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在中国文学界和政治界都有很大的影响。读着苏轼的文章,听着有关他的故事,一定会感受到人性中的光辉和温暖。
这场家庭读书分享会大约持续了20分钟,时间不长,但却是全家人送给自己的第一份2025年新年礼物,希望这样的分享会能够按原计划举行,也感觉这种共同学习的氛围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