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背后是你的身份认同

每天早上,我都会在便携水杯里装满过滤过的水,再带着便携水杯出门。但它实际上可以拆解为3个微习惯:把水倒进过滤器、把过滤过的水倒进便携水杯、带上便携水杯出门。…我不想成为那种浪费资源的人,也不想在学生眼中成为漠不关心地球生态的人。这关乎我的身份认同感。(《福格行为模型》)

每一个微习惯背后都隐藏着你对自己的期待,你渴求成为怎样的人?你想拥有怎样的身份?这都是可以挖掘的点。

就像我对自己的心理建设,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所以阅读对我来说完全没有难度,我不会因为阅读而感觉痛苦,我经常从阅读中体验到快乐。但在写作方面,我就很不自信,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只是觉得自己的水平有限,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我内心没有完全认可自己写作者的身份,所以写作对我来说就特别难。

就像一个内心认知自己是教师的人,你让他去经商,他如果无法认同商人的身份,就很难做好经商这件事。

一切的习惯和行为背后,最终都要归束为一个问题: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