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它是搞笑片吧,搞笑中又透着恐怖,但是其实这又是这个片唯一精妙的点。
站在父母的角度看也许这一切真的很搞笑吧,但谁说现实生活不是这样呢?对于孩子来说的恐怖故事在家长看起来都是小孩子家家一时的情绪起伏。
电影还是太理想化了,一切都非常的理想化,沈腾和马丽饰演的父母是理想化的有钱,理想化的望子成龙并且计划一帆风顺,周遭的工作人员也是长久理想化的顺利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身为孩子的小男孩也是理想化的愚钝,被一切牵着鼻子走甚至到高考的那一年才逐渐发现不对,结局也是理想化的,执念这么久付出一切的父母瞬间释怀,被欺骗了一生的孩子也在父母释怀放手的一瞬间就立刻飞翔起来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然我也能理解,如果一切都不理想化的话这个电影根本就无法构成了。但是现实不是这么轻松的。电影稍微有点真实的就是即使主角开始找回自己的人生之后在长跑的路上还是忘不了去捡瓶子。儿时的经历确实是人一生都难以摆脱的桎梏。
现实是什么样子呢?就算是绝对的富有的家庭,瞒着他说家里很穷并且买通一系列教育学家来充斥这个孩子的生活的那一刻起,这个孩子就被永久的关入这个牢笼了。
父母因为自己人生的成功会想让孩子来复制他的一生,一旦跑偏就想立刻拉回他们既定的轨道。这时候的孩子只要当乖乖的傀儡就好了,一旦他有了灵魂,他产生了质疑,他产生了情感,他产生了审视,那么就会视为“脱轨”来处理,父母慌乱之下会砍掉孩子萌生出来的一切,让他乖乖的回到自己的掌控之中。他是很难冲破这个牢笼的,因为父母没有培养他类似的能力。就算经历千辛万苦他冲破了,他也只会站在原地不知道自己该向哪里飞。被在笼子里养大的鸽子,长大再学习飞翔的话摔得会比小时候更加惨烈的。
试问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每一次试图和父母好好聊聊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谁没有被说过一句“白眼狼”,大部分父母他们就是认为孩子一旦生出了不同的灵魂和思想就是对他们付出的否定。一切都是以爱为名的要挟。父母的自我感动是孩子身上的荆棘,而孩子说一句我不舒服了就是对父母人生的否定。
我只希望在开心麻花基础盘这么大的情况下,所有看过的家长都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在被你们放出笼子的一刻就能学会飞翔,你们要知道关入笼子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毁掉了你的孩子。
当然我们身为孩子从没觉得父母会对我们放手,毕竟,我们可太懂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