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月未央(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18123/
艾青在诗歌《我在这土地》里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读罢巴陇锋的《永失我爱》,也颇有同感,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用三卷书,60万字,将文字的触角尽情伸向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不遗余力地描摹着乡村的景、物,人,这些文字平实、细腻,时而冷静,时而激烈,像汩汩流淌的血液,充斥了乡村的每一条血管,温热浓稠,使乡村的形象跃然纸上,生机勃勃。
他带着对故乡深切的爱,毫不掩饰和吝啬对乡村之美的描述。乡村和校园之景的笔触温情美好,“柔和的风儿袅娜多姿地窜遍了田间街头”,“零星的小雨在窗外飘落着,沟边上高柳的枝条如新沐浴的少女的乌丝一般倒垂在风窗一角的玻璃上”,用词是极美的,也是感情充沛的。
可是在这美丽的背后又裹挟着闭塞和愚昧,作者饱含了对故乡的深情,也怀着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
可谓,爱之深,恨之切。
因为爱得深沉,他选择了直面乡村惨淡的现实,敢于展现农村的愚昧落后,剖析了种种农村社会问题:封建迷信、陈规陋习、包办婚姻、重男轻女、贫穷落后、邪教横行、道德失陷,沙尘肆虐,读之令人倍感压抑和沉重。
这部写于17年前的作品,在今天读来完全没有不合时宜之感。直至今日,西部乡村的改变并不乐观,扶贫工作能够解决农民吃穿的问题,但是根深蒂固的陈规陋习却难以改变。
巴陇锋的这部小说,虽然表现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西部农村,由此看来,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书中立足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西部农村大背景,以主人公路明的工作和爱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西部农村的真实风貌和青年男女的爱恨情仇,融入了作者对现实、人性、爱情的深刻思考。在农村问题上,小说表达了一个主题:治穷先治愚。因为经济的富有,不能改变重男轻女,也不能抵挡邪教入侵,不能破除封建迷信,人们的精神屏障脆弱无力,也为再次致贫埋下祸根。
小说里的芬,是路明的初恋,也是美和善的化身,在农村愚昧的社会环境中,因为是女孩,她两次被遗弃,被养父母逼着嫁(卖)给弱智傻子,也使路明“永失其爱”,使一段纯粹美好的初恋成为一场爱情悲剧。爱情绚丽仿佛被“一个时代”的道德碾压,使路明和芬之间隔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实际上,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负荷了太过沉重的枷锁。
尤其感动于作者对青年女性的深切关照,如美丽善良的芬,如才华横溢的倪小伊,如坚强独立的凯西,她们都真诚地爱着路明,隐忍或热烈。即使被公认为作风不正“坏女人”的方芳,作者也对她的遭遇给予了同情和理解,写出了她的苦衷和痛苦。一个个鲜活的、美好的生命,如顽强的花朵,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艰难绽放,用刹那的美丽积淀永恒的青春。她们都是可爱的、可赞的、可叹的、可惜的、可怜的。
其实,在整体大环境的影响下,小人物的抗争非常无力的,但是即便如此,也要挣扎,也要呐喊,也要抵抗,岁月虽无情,但却能够沉积力量。农村地区的物质匮乏和精神贫瘠,需要更多的人在愚昧中苏醒,在苏醒后奋起。那样,有关芬的悲剧才会减少。
我们的时代整体浮躁,急功近利,农村题材的作品受众越来越少,在玄幻、都市、耽美等书大行其道之时,此书摒弃浮华之风,可谓现实主义题材的一次结结实实的回归,书中所展现的真实的中国西部农村社会风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种质朴无华的语境,沉浸其中会带来深刻的反思和警醒, 也唯有满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才能有如此写实的笔触、浓郁的情感、丰满的人物充斥书中,才能在小说的结尾处埋下无限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