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网友问我:面试时该不该如实告知面试官我即将结婚的消息?
对所有未婚的女性求职者来说,这是一个直击痛点的问题。
结婚——怀孕——请产假,这是用人单位“闻之色变”的年轻女员工变奏曲。这几年,诸如某些单位让女员工“写申请报告排队怀孕”这样的奇葩事件屡屡见诸报端。我当然反对用人单位的这种不近人情的做法,但是今天我要讨论的不是用人单位的对错,而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女性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
都说女性在职场上的成功要比男性付出更多,这不是能力因素,而是家庭因素决定的,所以女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要和组建家庭的规划相结合。
虽然我们无法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虽然人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我们仍然要尽最大努力去规划,因为“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大学毕业算起,建议职场女性分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初入职场:挖井期(23岁—24岁)
通俗地说,这一阶段,你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胡乱找工作,胡乱跳槽,这是你一生中转换工作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唯一允许如此任性的时期。这一时期最长不应该超过两年,否则你就会跟不上节奏。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一部分精英女性,她们从大学毕业的第一天起,就规划了自己的人生,找准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如果恰好有那类人士读到我这篇文章,到此时可以结束阅读。
据我了解,大多数人,在大学毕业后,都有过四处“挖井”的经历。我们通常会尝试各种工作,放弃一些没有挖出水来的井,或者没有兴趣再挖的井。从传统的观念来看,这一时期是迷茫和彷徨的,但是在人的一生来看,这个时候是试错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对女性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留给女性在职场上试错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代价却越来越高。
第二步、夯实基础:打桩期(25岁—26岁)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婚育年龄的不断推迟,年轻人在25岁至26岁期间尚未结婚是普遍现象,这两年时间恰恰是留给职场女性的黄金时间。
这个时候,不管你愿意与否,选择一个稳定的职业发展方向,势在必行。25岁,对任何人来说,都应该明确自己今后的打算了: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打好基础,这一时期不要过分看重收入,而是要重视:兴趣与工作的匹配度、纵深发展的可能性。就像一幢高层建筑物,此时正是打桩的关键阶段,你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基本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这一阶段你要完成诸如此类的转变:如果你从事销售,这时应该已经从一个销售新手成长为销售精英;如果你是一名会计,这时应该已经从一个助理会计提升为主办会计。所以,这时候你是在和时间赛跑,你必须加班加点工作,每天都要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以使自己进步如飞。
你身处这一阶段时,往往没有丝毫危机感,但是在你进入下一阶段,尤其是结婚生子后“重回职场”时,就会明白这时候的积累将是你今后人生起飞的动力之源。
第三步、职场加速前准备:正负零阶段(27岁—28岁)
从职业生涯规划和家庭规划的双重考量,27—28岁不是一个中止线,而是一个起跑线。在这两年期间,你可能结婚和完成第一个孩子的生育。因为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积累,此时你在生育孩子后重新回到职场,不会感到无所适从,而是驾轻就熟。
由于在第二阶段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基础结构施工,此时,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你不仅不会受到职场的排斥,反而会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稳定的家庭结构,有社会阅历,有经济压力,这成为你和那些小女生竞争的有力法宝。很多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也倾向于选择拥有同行业工作经验的年轻妈妈,因为她们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当然,如果没有前面第二阶段的积累,此时的你可能没有什么技能,一切都要重新学起,甚至会与社会相脱节,那就会非常被动。
回到我文章开头的问题,我给那位网友的答复当然是,尽管坦诚地告诉面试官你结婚的打算。当然,除此之外,你还得严格按照以上步骤稳步推进,特别是关键的第二阶段,绝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