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三要素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味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入了新阶段,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修养敬业、奉献、务实的道德品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坚实人才储备。

      “尽心竭力”,守“敬业”品德。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一个敬业的人,必然是一个勤劳的人;而一个勤劳的人,必定是一个敬业的人。黄文秀同志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勇敢挑起全村脱贫重任,带领百坭村88户418人脱贫。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应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让敬业成为习惯,主动接下乡村振兴接力棒,挑起乡村振兴重担,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时间检验的光荣成绩。

      “鞠躬尽瘁”,守“奉献”品质。坚韧乐观,无私付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要干字当头。这既是职责要求,也是从政本份”。要主动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坚决杜绝“得过且过”思想,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冲在前线、站在前沿、干在基层,把责任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干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实际效果上。当前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节点,作为“关键纽带”的青年干部,要做好实干表率,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履职尽责,不负期望和重托。

      “一丝不苟”,守“务实”品格。精益求精,务实致远。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要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自觉传承和弘扬伟大建档精神,知行合一,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修养追求,外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举措,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心怀美好愿景,树立远大理想,融入基层、扎根基层,真正体现自身价值,赓续奋斗、不负青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