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有限娱乐与无限原则

在过去的1月份,在创投圈,每个人都在谈区块链。我工作的地方,人们由日常偶尔闲谈AI的可能,到瞬间聚焦到区块链,做白皮书、谈未来、谈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暴富种种,也有偶尔谈国内不到500人比较懂的技术本身。我周末常去的咖啡厅,人们常谈的创业项目、日常年轻男女的勾搭谈话,也像被洗牌了一番,人们都在谈比特币和其他可能可以获得利差的数字货币,还有关于哪家机构、谁人在发币的事情,聚焦点一下子全部转移,生怕下一个暴富机会就此错过。我日常关注的创投、科技媒体,不少将区块链作为一个独立栏目,快速更新各种动态。

无论是开始关注真正有大价值的区块链者,还是还未搞懂其中就将视线投射到投机买币的人们,是相对而言最想抓住新机会、也站在相对较前位置的前沿技术关注者。他们不是区块链数字货币最初诞生时那批带有去中心化信仰的技术人,他们算是新技术生命周期Early Adopters和Early Majority这两批人。


在以上这样的圈子氛围,你很难避免将视线转移。

更何况,我在去年12月的时候,写过一篇基于价值判断虚拟货币的未来的文章,这篇文章以此为观点:“虚拟数字货币是未来的定位取决于其真正落地提供的价值;区块链相较前者如基础设置且有更大的价值、人们应该投放更多的注意力在其中而不是投机买入卖出数字货币”。

按照日程规划,这篇文章的下一篇应该是聚焦区块链价值的分享。

所在的圈子就像一股潮涌将你顺带卷入、日程的安排恰好放在了今年1月份——这个区块链忽然被资本瞬间捧得异常之高的节点。

写到这里,对我而言,就像一个分水岭。

难以避免,却致力暂时跳出这样的圈子。

1~2月除了自己的工作,我设定的书单与区块链无关,是:《原则》、《千面英雄》、《有限与无限游戏》、《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娱乐至死》、《美丽新世界》、《1984》。

《原则》中文版,今年元旦中信出版社开始发售,预售的时候就下了订单,元旦当天就收到(最好的新年礼物hh)。我现在对基于事物本源维度(无论是尽可能追溯到某件事情最初起源,还是尽可能解构某个具体东西)去认识事物有越来越强的好奇心:已有的种种框架与范式,在事物本源面前,都只是一种经验。基于本源,人们应该总有更优、更简的方式,甚至可以革新性地构建、落地并实现某一目的。当然,这本书的“原则”,不是指要解构某事物到最基础的部分,而是在生活工作中,底层的思维逻辑/假设、判断标准与决策原则。

《千面英雄》这本书吧,1年前稍微接触过,印象深刻的是,英雄被唤起要(每个人都有、也是自己的英雄)出发、离开自己熟悉的境地,去冒险、遇到险境、挑战、周折、凯旋,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类似的精神、生理旅程。不巧,《原则》的作者瑞·达里欧在书中用“伟大”一词描述了《千面英雄》(进一步了解,发现是他儿子推荐给他的,hh),关于思想对话啊,不需要太多其他的安利,顺理成章接着纳入书单也是可以的。hh

嗯嗯,以上,除了《原则》、《千面英雄》,其他的是缘于《狂热分子》这本书,首先,对《狂热分子》这本书的选择,我对群体性涌入新“风向”的局面,有一种迅速跳出圈子的想法、倒是觉得:这种群体性涌入并赋予极大热情甚至狂热的投入,应该某种程度上,可以在被定义为新的群众运动,底层逻辑:信仰起源、狂热追随者、运动形态与意义获得,应该可以在其中获得本质相似的解答?(当然,这最初只是我的直觉判断:那是不是可以找到某些关联呢)

其次,这种群体性运动又像是一场被制定了起点和某些规则的游戏,由一群跳出了这个运动的人们来启动。这一场游戏,大多数的参与者是否能有自己的理性思考,还是本质是一场无需深思即可投入的娱乐?

《有限与无限游戏》、《娱乐至死》(大学的时候觉得并不重要的一本书、现在觉得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见下)、《美丽新世界》、《1984》最初是亚马逊的关联推荐书单来的,进一步选择的原因是:既然《狂热分子》可以解释人们在参与一场运动、游戏的角色与状态,那么如果是从宏观解读(由无数场运动及游戏推动的)社会发展又会被赋予怎样的解释与视角?另外,这些书应该可以尝试为上面的“其次”提供解答。

----------

首先,是《原则》。

我在书中归纳了四个细分维度:自我、行为原则、决策方式、对信息的态度。不完全独立,但可以相对清晰抽离出来,对应到我们日常的思考视角、行为。

第一,是自我

“人和人天生有擅长与不擅长的差别。”每个人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强项与弱点。

“我们拥有各种天生特征,极可能帮助自己也可能伤害自己,取决于如何应用。大多数特征都是双刃剑,可能带来好处和害处。特征越极端,它可能带来好处或害处就越极端。例如,一个有高度创造性和目标导向性的人擅长设想新主意,但可能会低估日常生活细节的价值,而后者也很重要。”

比如一些人倾向于过度冒险,而其他人的风险规避性过强;一些人过度关注细节,而其他人的思维过于宏观。大多数人都是在某个方面过度,而在另一方面不足。

再比如,MBTI测试中直觉与感知型。一些人看到全局,另一些人看到细节。思考与感觉。一些人的决策方式是:理性分析客观事实,考虑所有与具体情况相关的已知、可证明因素,富有逻辑地决定如何行动。这是偏好思考者的特征。偏好感觉者,会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书中,作者提醒的一点是,针对自我的特性:大多数人犯下的错误是不客观看待自己以及其他人,这导致他们一次次地栽在自己或其他人的弱点上。

那么针对弱点,应该如何处理:

用自律的习惯去作弥补,比如并不擅长条理清晰做事情的人,把工作流程规划下来,有一个具体对应的时间节点。

把你的进化最大化。人独特的逻辑、抽象、从跟高层次思考的能力,是在大脑皮层的构造中完成的。我们能有意识的、以记忆为基础的学习,所以我们能比任何物种都更快、更深入地进化,不仅一代代地进化,而且在自己的一生中进化。

关于自我进化的方向,取决于你的视角。你的进化、你所有的成就,是为了达成你要成为的自己。这是贯穿你的一生的视角,这个视角基于你如何看待事物,以及你关心什么人、什么东西。

在“自我”的概念上,书中除了提及人与人天生的差异,一直在强调“塑造者的自我”。

塑造者被定义为能从构想一路到构想实现。塑造者通常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极富好奇心;有把事情弄清楚的强烈冲动;近乎叛逆地独立思考,不会让任何东西或任何人妨碍自己追求大胆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

关于“塑造者”,达里欧用他和伊隆·马斯克的对话,举了个例子。达里欧问马斯克:你在火箭学上有背景吗?马斯克说:我刚开始读这方面的书。

结果是,伊隆·马斯克的重型火箭在2018年2月7日成功发射。

从一个空白背景到落地实现一个伟大愿景,是典型的塑造者形象(思考与行为方式)。

成功的塑造者固然可以享有现时的光环与鲜花,但是其背后大都至少承受一次极大的失败、甚至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在恐惧中接受挑战,完成挑战。事实上,塑造者这种被期待成为英雄的角色,并不是大多数人的优选,但一旦选择,便大都会持续以此角色完成与自我有关的使命,无论毁誉。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把自己定义为塑造者角色,作者已经考虑周全地表示:

大自然塑造万事万物皆有目的。你最需要的勇气不是驱使你战胜别人的勇气,而是不管他人对你有任何冀望,你始终坚持做最真实的自我的勇气。

第二,是行为原则

自我是不同的,那么人与人之间分歧必然存在。极度透明的行为原则、诚恳表达自我认知都是非常珍贵且高效的互动方式。

极度透明的行为原则是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一个提醒。

不仅是自己的行为原则、也有关他人的行为表现。

极度透明是将自己的想法、决策原则以透明的方式表现出来。最开始人们会担心自己的形象与“人设”(比如身居高位、头戴光环等)不符而影响自己,在日常的行事、对话中,拘谨不已。对照到我们现实的具体场景,最常见的就是朋友圈的设置,越来越多的人们现在的朋友圈并不会畅所欲言,会相当顾及各种交往(工作、生活)中其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回到书中作者提到的:极度透明意味着你愿意直接表达你的观点、你做出决策的选择原则,让其他人明白你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绝大多数的人可以基于你的透明表现,理解并对此做出互动调整,这有利于彼此间沟通分歧、高效互动。

作者强调因为这种极度透明的方式,在社交人际上获益甚多:

坦诚相待而不是重更传统的、冷冰冰的人际关系,让事情获得高效解决的方案:

比如在决策意见上,“当我觉得谁做了什么蠢事时,我会直说,同时我也希望他们在我干了蠢事时直言相告。这样做将让我们所有人获益。以任何其他方式运行的组织都将是低效的、不符合伦理的。”

比如在对结果的评判中,“虽然多数人爱听好话,但准确的批评更加难得。”

每一种行为决策有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有前提假设的,比如上面提到的极度透明原则:

头脑极度开放的基础是一种真诚的担忧:你在决策时看到的的情况也许并不是最符合事实的。头脑极度开放:有效探析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让你的自我意识或思维盲点阻碍你。

在自我对问题的认知上,首先要谨记:你是在寻找更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的最好的解决方案。

“诚恳地相信你也许并不是到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并认识到,与你知道的东西相比,能不能妥善处理‘不知道’才是更重要的。”

然后,在寻求以较高层次的认知中,观察和考量所有不错的选择,做出最佳决策:通过头脑极度开放从失败中汲取良好的教益;不断改变和进化,使自己能力更强,勇气更盛。

第三,决策方式

首先明确,(1)做出决策前,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前后、尽可能收集信息。其次,(2)我们要做对问题而言最好的决策,而不是自己能做的解决,所以保持开放的头脑与有最好可信度的人对话,寻求最优的解决思路。然后(3)回到整个解决问题的方式上,站在相对高一层的视角,看待问题,不要用局内人视角(即尽可能以整体视角而非局部视角)。最后,记住,(4)理性地做出决策,大多数人短视地关注一级的直接结果,忽视了二级、三级的后续结果。

首先,(1)对于问题的解决,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全面了解事实的真相,然后再考虑下一步。

但是事实上,很多人在做事情是是这样的:

做一个“不假思索”、毫不费力的决定,然后就执行。

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是:

其实,多数人做过的事和他们正在做的事,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么重要。他们只是为了表现得忙碌而忙碌(此处手动白眼)。还会为了其实并不关键的琐碎细节花费80%以上的时间纠结不已。

以上,并不是少数人的问题。

唯一解决方案,不过是再一次提醒:诊断问题是什么,弄明白,再决定怎么做。

其次,(2)在做决策之前,应该花时间和你能接触的该领域可信度最高的人讨论:不要固守你对事物‘应该’是什么样的看法,这将使你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

然后:

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你能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是决定问谁。 不要听到什么信什么:观点很廉价,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和你分享观点。许多人会把观点表述为事实。你要做出区分。

在你不擅长的领域请教擅长的其他人,这是一个你无论如何都应该培养的出色技能,这将帮助你建立起安全护栏,避免自己做错事。

不要为自己的形象担心,你唯一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如果你以极度开放的头脑来做些什么,你不仅将更明白你看到的东西,还将更明白你没看到的也许其他人看到的东西。

然后(3)综合你所了解、你认为最可信人的思考,基于自己的取舍原则,站在相对高的层次(如果你是事件的全局把控者,那么你需要跳出事件,思考整体层次做出决策。

最后,记得:

排列优先顺序,尽管你几乎能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但你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所有的东西。谨记,伟大的期望创造伟大的能力。

(4)做出自己的优先选择,然后考虑最重要的是直接的一级结果,还是后续的二级、三级结果——大多数人们过度重视直接结果。

第四,是对待信息的态度

(1)关注事情的80%,而不是另外的20%,在非关键细节做过多处置,边际成本过高。(2)要关注真正重要的,而不是最新的事情。所有被放到眼前的东西都是被放大了的。

关于第(1)点的陷阱,比如在对话中: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然后也有极少的可能是这样的。人们会给予后者不同程度的关注,一旦关注过多,处理的边际成本会远超出其本身的价值。作者在书中提醒,当你身边可信的人告诉你,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但也有可能怎样怎样。不要太犹豫去担心后者的可能性,把80%(比如人群)抓住,便是最优的选择。

关于第(2)点,

所有东西都是放在眼前看更大。你应该跳出去看到全局,有时候可以过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不是所有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东西都是现在看起来那么大。选择跳出全局,去衡量事物的实际分量。

比如,所有了不起的投资者和投资策略都是有弱点的。

在弱点呈现时就对其失去信心,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就像在其有效是对其过于迷恋一样。因为大多数人都有情绪化的倾向,不会严格遵守逻辑,所以他们通常会对短期结果反应过度:情况不好时他们放弃,并以过低的价格脱手。

不要夸大新东西的好处。选择最好而不是最新是更聪明的做法。比如那些忽然被捧起的各种(投机)机会和被商业营造的产品。

当然,这以上的四点,最大的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做下一步的推论与选择。

----

《原则》一书分为了生活原则、工作原则,尽管底层假设是相通的,但如果要做一个选择,我觉得年轻人多看看生活原则,收益匪浅:比如(1)你会知道原来透明开放的观点表达、(2)跳出圈子以全局而不是细节的视角:并不断从可信度高者处获得最优的信息来源帮助自己做出最佳决策,以及(3)最根本的:想清楚你要的是什么、你的所有原则才可以开始被赋予意义,你的行为开始减少你目标与目前事实的差距;(4)还有回归到价值本身,判断自己的视角是否最佳(视野范围与思维深度)。

---

自己的复盘好像很难考虑别人易读性、可操作性,轻易简短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对应的记录文字。

接下来是《千面英雄》、《有限与无限游戏》、《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美丽新世界》、《娱乐至死》、《1984》。

如果要定义与《原则》的共同区别,应该可以用视角广度来区分。《原则》这本书,就像上文提到的,会给我们个人日常生活工作的行为选择、决策方式、定义信息的视角提供具体的建议,相对而言,是对微观层面(包括个人、企业)的可操作性建议。

其他的几本书,有一个共同点:并不对应具体微观层面的操作指引,而是以整体视角去解释社会、个人命运的现时及未来探索。

人类身心活动的成果都源自神话的鼓舞和启发。

这是《千面英雄》开篇中的一句话,这会让我非常自然地连接到《有限与无限游戏》中的:“一种文化再强壮,也不可能强壮过它最强壮的神话”。

先回到《千面英雄》,其主体是英雄历险历程,每一个英雄参与的神话都被人类自己的想象赋予意义:历险既令人渴望、又令人畏惧。我们原来构筑、生活的世界,将被破坏,接下来是精彩的重建。更无畏、干净、开阔和丰富的人生。冒险者将形成新的身份和情感,最后回到正常世界,获得重生。

在英雄的旅程中,冒险并定义为:不是为了获得,而是为了重新获得,不是为了发现,而是为了重新发现:每个人内心潜藏着的创造与救赎的形象,有待每一个人去认识并使他呈现出生命(被赋予意义)。不过,这个定义很难对照现实内在状态去解释。

在整个被神化架构的英雄之旅,对于还在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我们来说,我觉得冒险的意义更多是神话之旅的第一阶段:命运对英雄发出了召唤,将他的精神重心从英雄的暗淡无力的社会转向了未知领域。有一部分拒绝召唤,暂时的或永久的,那他就会暂时的、永久的留在熟悉社会。在听从召唤后出发,像未知探索,即引出了接下来的冒险历程。能力与勇气,会使危险消失——嗯嗯,见招拆招,旁观者眼中的危险会被英雄迎刃而解。

作为被达里欧描述为“伟大”的书,《千面英雄》对不同年龄/探索阶段的人来说,必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总体而言,在英雄探索周期:启程、启蒙、归来和解答之间,在整体性(无个人特征)的创世环境下,现在的每个人好像都可以或多或少读取部分映照内心状态的解释——尽管作者在最后提到:我们现在所有的神秘事物都失去了作用。人类心灵有意识区域与无意识区域之间的沟通线彻底被切断,我们一分为二。

接着,是《有限与无限游戏》。

老实说,如果我在本文提到的7本书,哪一本我会接下来重复再看、看得最多,那一定是这一本了。

《有限与无限游戏》是这几本书中,可以说最善于将人类社会活动、互动历程抽象成一个个可被解释、被定义规则的“范式”。有细节,但不拘于细节,可以在人们互动博弈之间起点、规则制定、参与者选择参与与否、何时何方式结束的具体场景中阐释,也可以用“上帝视角”(更高层次/整体的视角)去解释整场游戏的意义:有限与无限的目的、游戏如何被有限与无限之下制定规则。

对了,回到上面提到的和《千面英雄》对应的,神话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神话激发解释,但不接受任何解释。这一点可以从身处任何地方的思想家所体现的大无畏精神中看出——他么致力于在更高的可见层次上重新审视熟悉的一切。实质上,一种文化的活力,不取决于这些思想家发现知识新大陆的频率,而取决于他们启程寻找它们的频率。

《有限与无限游戏》中,对神话给人类文明的启发维度:不是神话本身要接受什么解释或定义,而是神话激发人类主动解释。

整本书对任何提及的:对话、探索、知识、游戏,都可以在其对神话的解释角度找到本质一致的基本态度:

比如关于言说者,是启发言说、不是让人接受言说:

有限言说者将世界是什么样子告诉聆听者的其他人;无限言说者并不将声音给予别人,而是接受别人的声音。通过与他人交谈,将自己呈现为观众的一员。

有限的言说随着结束时的沉默而终结;无限言说随着沉默地揭开而开始。

比如被解释的现象称为知识,一旦被解释就变成有限,但我们需要被推动进入无限的思考,则需要故事:知识是成功的解释所导致的,但将我们推向前进的思考则是纯粹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探索: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天才,不应该在知识规则之下,仅仅进行有限游戏。无限游戏的探索,更会带我们到广阔视界之境。

到这里,大概对《有限与无限游戏》有一个粗勾勒出来的基本假设。有限游戏的可终结,无限游戏的无终止延续。得以解释成为知识有限结果,与得以启发无限探索的更高意义。

在书中其实还有非常多有意思的抽象框架(尽管书页并不多),比如解释是一个对抗性相遇、知识需要获胜者宣称地位继而不再被挑战。嗯嗯~作者、或者说这位哲学家是多独立于人间,才可以这样将社会游戏把玩在手?

--

最后是《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美丽新世界》、《娱乐至死》、《1984》。嗯嗯四本书接续着看,总想找一些可能在某个维度存在关联,也许只是程度存在差别的维度。

比如:

每一本书的读后感当然可以洋洋洒洒的写一大篇,不过在这里,这几本书我只想记录一个让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自己写东西的好处就是,不用顾虑市场,自由发挥hh,这种得意应该类似于詹姆斯·卡斯在以上帝视角为人间种种做定义,又可能不时自言自语时的状态?hh)

嗯嗯~回到最开始我选择《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这本书,希望寻求一个对应现在民众运动(非政治类、很可能是某领域可以引发群体性认同或追随类人物与事件)底层假设:比如人们为什么要加入新运动,为什么继而追随,人们追随时的状态如何,算是狂热吗?与从前的社会运动相比,是本质一样吗?

如果说,这本书是否能找到一些潜在的解释,答案是应该是肯定的。比如:

一个兴起中的群众运动会传扬短程的希望,目的是激发追随者的激情。而最能煽动人们激情的就是,就是宣传一个近在咫尺的希望。

怀有大希望这可以从最荒谬的来源汲取力量:一个口号、一句话或一枚徽章。

以上两句是在书中可以找到的原话。就用去中心化数字货币为例,仅仅是为了去中心化,最初的创新者看到可以触及的未来,有自己的信仰。为了影响更多人(激发更多潜在受众、获得追随、扩大影响力),可触及的未来、可实现的愿景,都成为后来者认可/追随的意义。

一旦加入这样的相对信仰中,团体团结化无可避免成为下一步。

团结化是一个减损多于增益的过程。为了同化到一个集体中,个人必须剥去他的个体特殊性。他会失去自由选择和独立判断的权力。“忠实信徒最终会永远不觉得完整,永远不会觉得安全。必须依附于集体。”

但是,以上这种话语体系去解释现代科技、新信仰,总觉得有些突兀:虽然心理本质是一样的,但是目的与结果与过去的群众运动结果相去甚远,场景的转变跨度硬是要用过去的话语体系嵌套,总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至少于现在的我而言。(那新的话语体系是???)

接着是,《娱乐至死》和《美丽新世界》。在看《娱乐至死》时,首语让人无法忽略:“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难道不是一种值得的选择吗?如果值得,又何必用“毁于”?

这个首语后来在《美丽新世界》也看到了。

在《娱乐至死》中,印象深刻的是人们接受信息从元媒介为文字到图像的转变:

作者尼尔·波兹曼的寓言,确实越来越逼近我们所在的娱乐社会:我们会越来越重视表面形式,我们认识、判断、选择受其影响越来越大。思考碎片化,允许15秒以内的解说,超过则耐心尽失。十几秒时间怎么可能允许理性深度思考呢?嗯嗯?

在《美丽新世界》中,利用科技人为培育分层次等级的、秩序安稳的社会预想,还有被唆麻“奴役”的肤浅娱乐,在目前的社会来说,相对《娱乐至死》,是相对有限地逼近。但是这种有限逼近,也足以让大部分读者担忧。

此处,我是有一个严肃的疑问的,还是上面提到的:被如此程度娱乐的后果是什么?真的是没有独立、深度思考的能力?再提前一个环节:人们是否会被过度娱乐?这在可控的范畴吗?

最后想聊聊《1984》,这是一本在旅途中完成的书籍。除了被监视的个人与大众欲为又无人发声的悲观感性认知。无他。——不如都来学学《原则》中:极度透明表达观点,绝不会有这种悲观情形发生。(手动摊手🤷‍♀️)

----

下次再也不敢预想用一系列本无意构建连续性的书籍,试图拟规画圆式为一个问题作有限无限之间的解释。

非常吃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