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悦教研团队”的《我的写作之路》讲座中认识了浙江省台州市的施才红老师,在聆听讲座时就对施老师佩服有加,她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坚持日更千字。在线上分享中,我就感受到了她的认真和用心。今天早晨,在写作群里又看到了施老师分享的文章《夫妻相处之道中,看教育观》,拜读后产生情感共鸣,遂添加了施老师的微信。
从施老师的文字中,我了解到她的母亲受伤骨折了,需要父亲照顾,但是平常很少干家务活的父亲很难让母亲满意。我自然联想到自己的父母,2019年,我妈妈在田埂上摔了一跤,脚踝处粉碎性骨折,在医院做了手术。住院期间,还在上班的爸爸也请了假陪护,但是当我去看妈妈时,她就会向我数落一堆爸爸做得不够好。从妈妈的言语中感受到的是,爸爸对她不用心……其实在我看来,对于我那位只会教书的父亲,他已经尽力了。
施老师的文中母亲一直说父亲木讷,在母亲那里,父亲有太多的不足。正是因为天天生活在一起,所以把对方的缺点看得更清楚。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明明在单位都是优秀的人,回到家里就互相指责和埋怨。明明是相爱的两个人,非要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吵得不可开交。所以说,我们经常把好的一面留给他人,把不好的坏脾气留给家人。记得一位朋友在朋友圈留言:脾气来了,福气就走了。当时我很有感触,觉得说的就是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我也慢慢体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多么重要。
施老师从父母的相处联系到教育,我们需要怎样去对待我们的孩子?实践、赞赏、引导和复盘,我非常赞同。朱永新曾说,“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的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再次听到附近小区的高一女生跳楼事件,让我不由地不寒而栗。
家庭教育中,我们总是吝啬对孩子的赞赏,生怕一表扬孩子就骄傲。所以,当父母也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教育职责,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是学校教育,忽视了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大多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父母把自己没有实现、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期望于孩子来完成,难免难免造成孩子的压力。
与施老师连上微信后,表达了我对她的欣赏。施老师表示我们一起加油,坚持日更千字。我知道自己和施老师比起来还有很大距离,但是,我会向群里的榜样看齐,努力写起来,像韩老师那样,我手写我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