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心流的惊人力量》
克里斯·贝利
47个笔记
>> 第3章 高度专注模式的力量
高度专注模式简介
>> 起初,你可能只专注于一个任务——也许是出于需要,或者是受截止时间驱动,这个任务占满了你的注意力空间。
>> 时间越紧张,就越有必要选择专注于什么任务、专注于多少任务——这个建议虽然有违常识,但绝对是必要的。
>> 在高度专注模式下,你永远都不会过于忙碌。
>> 习惯性任务的专注模式
>> 第一点,高度专注模式需要意志力和脑力才能激活,我们要利用有限的能量供应来维持一整天的工作。由于习惯性任务占用的注意力空间非常小,因此,它们实际上并不需要高度专注模式。
第二点,也是更有意思的一点:全神贯注于复杂的任务,你的效能会更好。
>> 你注意到有人看着你走路,于是你集中注意力确保自己走路像一个完全正常的人。然而,你的走路姿势却变得机械化,像是机器人,感觉自己的动作很不自然。简单地说,你的走路效能变差了
>> 要将专注力留给复杂的任务——那些会受益于全神贯注的任务,比如写报告、制订团队预算,或者和某个你爱的人进行有意义的交谈。
>> 要做得更多、更快的最好方法就是防止自己专注于那些无足轻重的事情。
>> 高度专注模式的四个步骤
>> 如何进入高度专注模式
>> 首先,我们开始专注(而且有效能);其次,我们开始走神,即使我们没有分心或受到干扰;再者,我们觉察到自己走神,这需要一点儿时间,尤其是你不经常检查占用自己注意力空间的内容(一般而言,我们平均每小时会觉察到自己走神5次);最后,我们将注意力拉回到最初的专注目标。
>> 高度专注的四个步骤就是按照这个模式架构的。要进入高度专注模式,你必须:
1.选择某个有效能、有意义的专注目标;
2.尽可能清除外在的和内在的分心物;
3.专注于选定的目标;
4.不断地将注意力拉回到这个专注目标。
>> 要进入高度专注模式,就必须做到第一步——意图必须先于注意力。
进入高度专注模式的第二步是尽可能地清除外在的和内在的分心物。
>> 第三步,对选定的目标预设专注的时间段,就可能进入高度专注模式。这段时间既让你觉得舒适又具有可行性。我们在高度专注模式的前两个步骤准备得越好,在这个步骤就会做得越深入、越自信。
>> 高度专注模式的第四步,是走神后将注意力拉回到最初的目标。
>> 高度专注,可以总结为一句简单的话:工作时,你的注意力只需要集中于某个重要的、复杂的目标。
>> 选择专注目标
注意力没有目标,就是浪费能量。
>> 不过,任何时候,只要有可能,都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主动选择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用于什么地方。
>> ①“三法则”
>> 每天一开始,选定你当天要完成的三件事情。待办事项清单很有用,它可以让你明确当天的具体事项,但必须保留三个目标的位置,把它们作为当天最重要的三个任务。
>> ②最重要的任务
>> 设定目标采用的第二种惯常做法,是考虑待办事项清单中哪些事项是最重要的。
>> 可以花一点儿时间考虑完成这些任务的先后顺序——既要有短期顺序,也要有长期顺序。
>> 因为最重要的任务往往不是那些能直接感觉到最急迫、最有效能的任务
>> ③“觉察整点报时”
>> 设定三个每日目标、优先完成最重要的任务,这是提升每日、每周专注度的好方法。
>> 为确保自己专注完成目标,我最喜欢的方法是不断地检查占用注意力空间的内容——反思自己是否专注于重要的任务、是否陷入自动模式。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设置了“觉察整点报时”。
>> ·“觉察整点报时”铃声响起时,你在走神吗?
·你是在自动模式下工作,还是在做你选择的目标任务?(你会高兴地看到,效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提升。)
·你是在专注地做有效能的工作吗?如果是,你专注工作了多长时间?(如果你专注的时间相当长,就不要受“报时声”的影响——继续工作!)
·此刻你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在做这件事情吗?
·你的注意力空间有多满?它是处于满溢状态,还是仍有剩余的空间?
·有分心物妨碍你专注地工作吗?
>> 如何设定更强大的目标
>> 首先,设定这些目标时,应该考虑它们的效能有多大
>> 设定具体的目标,成功率会提升2~3倍。
>> 1.“健身”改为“安排时间,午休时去健身”;
2.“回家后停止工作”改为“将工作电话设置为飞行模式,将工作用的电脑放在另一个房间,整个晚上都抛开工作”;
3.“在适当的时间上床睡觉”改为“将睡觉闹铃设为晚上10点,闹铃响后就准备睡觉”。
>> 目标不必非常精确,只要它足够具体,能让人理解并识别情境信号
>> 第二,容易实现的目标不必设定得太具体。
>> 启动高度专注模式
>> ·首先,凭感觉“摸索”出你想专注多长时间。
>> ·提前预估障碍。
>> 每周花几分钟时间提前计划,可以避免浪费几个小时的效能
>> ·设置定时器。
>> 高度专注!一觉察到自己走神或分心,你就要把注意力拉回到目标上。再说一遍,发生这种情况后,请不要过于苛责自己——这是你大脑天生的工作方式。
>> 只要有可能的时候!
>> 避开工作的制约。
>> ·需要完成某个复杂任务的时候。
>> 你讨厌自己打算完成的任务。
>> 培养你的专注力
>> 寻求新奇的注意目标的频率(这往往是我们一开始就拒绝专注模式的原因);
·注意力空间过载的频率;
·干扰物和分心物使注意力脱轨的频率;
·脑子里保留着任务、承诺、想法和其他未解决问题的数量;
·“元意识”练习(检查自己注意力空间的内容)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