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一到周五认真工作,全力以赴,周六到周末好好陪伴家人,或者看书、运动、听音乐、看电影,做一切自己喜欢的事,这是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生活状态。
可是,过往的十年职业生涯,我基本很难有这样的状态。
过往十年,在工作上,“拼”是我的常态。可是,2021年工作上的变故却给我上了很生动的一课——拼命工作,真的不值得。
因为与工作相比,我们人生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可做,工作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迭代了思维方式,生活的方式也改变了,于是就有了更多思考的时间,并有了一些观察和思考。
02
哪些工作是不容易被替代?
相对越复杂的工作,越难以被替代。比如艺术类工作,这其中就涉及到歌手、作家、画家、摄影师、服装设计师、造型师、医生、教师、心理咨询师,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工作。
由此让我想到两点:
第一,作为一个爱写字的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当然是充分感知、尊重自己的情绪,深入的去融入生活、记录生活,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写作最好的素材啊。
以此来看我的工作,其实不管是做什么工作,最重要的是做一行爱一行,把那些看似简单的、并不高级的事做好,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所有,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啊。
第二,生活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不要总是去追逐那些变化的东西,而是应该去关心那些不变的东西,在这其中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并热爱的,持续努力下去。比如写作。
这就让我想到了此前在公园碰到一个晨练吹萨克斯的老爷爷,他吹得很好,我忍不住驻足围观,一曲结束,老人休息,我忍不住赞美:您真厉害。随后又补充一句:您是专业做这个的吗?
老人笑着摇摇头,对我说:见笑了,我啊,刚自学这个一年而已。现在想想,还是得早点学,你看,我要是像你们这个年纪就开始学,那现在肯定比这个好很多啊。
你看,很多东西,只要找准方向,持续努力,就会越来越好。
03
高手都是会及时做分析总结的人
今天下午忙活完家里的大扫除,短暂休息中点开工作的钉钉,赫然看到几条消息。
其中一个是关于昨天刚开完的年会的,是武汉地区的老大发在部门群里的,原话是:
“大家晚上好,今天辛苦大家了。晚上跟杨总也复盘了下今天的年会,杨总对武汉今天的安排和布置给予了很高评价,小伙伴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晚上我还听到很多同事说,看了上海的照片,觉得我们的伙食安排的好多了,大家在这么紧张的时间内能做到这么好,真的是太棒了,感觉我们的团队成长迅速,应变能力超强啊。”
随后,又发了一条:“大家也跟其他参与组织布置的小伙伴说一下,让大家骄傲下。”后面还附着一个大笑的表情。
看得出来,这次的年会,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消息是晚上十点多发的。
说实话,因为我负责武汉整个地区的年会牵头组织工作,活动结束后,崩了半个多月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只感觉终于松了一口气,想要好好休息一下,完全没有还想着去开复盘会的想法。
可老大们呢,哪怕当天再晚,也要做复盘,做分析,这就是差距啊。
其实,我也曾经想过,年会结束后一定要找个机会做个复盘,总结分析这次的经验、教训,以便下次做的更好。
可是懒散、拖延的我,等活动一结束就有点彻底放飞自我了,所以及时复盘、总结分析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事就是要趁热打铁,否则拖着拖着就没有后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