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题记
我是个热爱买书,也喜欢看书的人。家里的书柜,一层一层被书挤满了。有的落了灰,有的还穿着外衣,有的被写满了笔记。岁月里,它们是我成长的见证,是我的伙伴,是我的粮食营养品。
假期里,锐姐组织群里老师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本想偷懒的我,为了在这个暑假不拖后腿,便也加入了共读。
7月4日开始,我再次捧起这本书,细细品读书中文字,品味书中精彩。
不得不佩服苏霍姆林斯基的前瞻性,每一条建议都踩在当下一线老师的心里,书里提到的很多问题,不正是当下我们面临的困扰吗?他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恰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目标。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发展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两者观念不谋而合。
书中用一个个平凡的小故事,为我们解答了教师教学上的困惑,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脑力劳动......《给教师的建议》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找到自己的教学影子,又如一座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
阅读中,我总结了三大制胜法宝,做了如下思考:
1、第一制胜法宝:阅读是人生润滑剂
书中多次提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如第2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提到: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儿童熟练地读和写,教会学生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第6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提到:学习越困难,应更多地阅读。阅读是治愈一切的力量。第18、19、21、24、27、33......都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不仅要读,读什么,怎么读都有具体的方法介绍。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一个不读书的老师又如何能教会学生读书呢?
上半年,我带着毕业班的孩子们一起共读《草房子》。我们一起读书,一起交流,一起记录,一起品读文字的美,感受生活的美。
改变,就从阅读开始。愿我们捧起书,让书成为我们最美的风景。于自己心中埋下阅读种子,也在学生心里种下阅读种子,等着它一天天成长,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2、第二制胜法宝:思考是大脑滚动剂
不会思考、不爱思考的人,犹如一个提线木偶,没有选择的自由,没有拒绝的智慧,这样的人生是悲哀的。这里的思考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先做一个爱思考的人,在教学中要时时刻刻反思、总结;另一方面是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可以从课堂教学、阅读入手,书中提到一个有趣又新颖的方法是带学生到大自然上“思维课”。课堂不应该局限于教室、校内,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书中第56-58条建议中,都在强调大自然赋予学生感知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五感来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孩子的敏锐性、注意力和观察力。
不应该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正道语文里有位侯晨雨老师,他就经常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研学,以天地为课堂,以自然为老师, 师生共成长。
一张张图片,我看到的是自由,是快乐,是幸福。
还有最近挺火的《超级语文课》,满是激情又爱折腾的李佟老师自费带学生走遍小学到高中23本语文书中110余处名胜古迹,还编成手册进行教学。
李佟老师常说,教育不是一味地说教,教育不是高深的方法技巧,教育更不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教育其实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有爱才是最用心的教育。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时刻更新自己,教育才会永葆活力。
跟着书本去旅行,天地万物便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好宝藏。
3、第三制胜法宝:劳动最光荣
爱劳动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书中第28、39、40、55、66、67、97条都提到了我们应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的双手是一种创造工具,通过劳动,不仅能培养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意志,也能掌握生活技能,更是一种价值、美德的培养。
如何让学生以劳动为光荣,真正热爱劳动呢?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学生劳动意识普遍很低,养成了事事依赖父母的习惯。之前有一次上综合课,我带孩子们到花圃拔草,结果很多孩子连草都不认识。没有下过地,不认识菜......一切都只能从图片中去感受,这是幸还是不幸呢?
即使是毕业班,学习任务重,我们依然寻找劳动的美,生活的趣。
如何让劳动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不是体验课,这点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当然,劳动除了体力劳动,还有脑力劳动。书中第47、64、65条都提到脑力劳动,也称“智力劳动”,我们应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和自我纪律。
教育的理想是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这是劳动的价值,更是教育的真谛。
阅读、思考、劳动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教师、学生成长的法宝。
具体如何落实,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不断摸索,实践,总结。
《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宝藏书。而我,每天阅读一条建议,书写一份笔记,用阅读填满心间,用书香伴随生活。
教育是一门技艺,需要教师认真专研;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去创造;
教育更是一种生活,会遍地开花。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
愿我们都能成为书中所说的——有爱又温暖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