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资产证券化,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好高大上,好专业,其实这个模式并不复杂。为了便于小白了解,我们从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这两个网友们常用的电商工具说起。
我们剁手党经常用到的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其实并不简简单单是马云爸爸和大强子两个土豪发的善心,也不是土豪任性,而是两个大佬为了便(you)利(huo)我们网购而提供的短期贷款,就像是信用卡的分期付款一样。而这个模式,不但鼓励我们多买东西勤剁手,还是阿里和京东两个电商平台新的盈利增长点。那么,他们是怎么赚钱呢?首先,一旦我们使用了蚂蚁借呗和京东白条的分期付款,阿里和京东将会获得大概年化15%的利息收入。而另一方面,这个商业模式并不是两位土豪借钱给大家消费和收取利息这么简单。放出这些贷款之后,阿里和京东的财报上就形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它们转手就把这些贷款打包成证券卖给基金,形成年化收益4-5%不等的理财产品。这样一出一进,阿里和京东就获得了接近10%的中间利差。证券卖出后,阿里京东获得更多的资金,发放更多贷款给消费者,这样的雪球滚动起来之后,杠杆效用非常明显。这个模式的资产证券化运作规模有多大呢?2016-2017期间蚂蚁金服做了大概1600亿的操作,按10%利率计算,阿里的盈利在160左右。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总算明白了马云说阿里一天赚二十多亿让他很痛苦的原因?再看看王健林的1个亿小目标,对于土豪们来说,是不是确实很小呢?^_^
其实除了上述模式,资产证券化的应用领域很很广。莞深高速和国内很多公路和大桥的建设,就是以未来的收费作为资产打包证券化,从而实现了众筹式募资建设。银行信用卡的利息收益资产,也一样通过证券化的新式实现了小资金的杠杆撬动,实现资产收益的扩大化。而更典型和更广泛的应用,就是住房贷款的证券化。个人购买住房贷款之后,银行就形成了期限为15-30年的稳定现金流,即资产收益。如果这些巨额资产趴在账上不动,银行的收益就是固定的,而且资金没有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证券化打包上市之后,银行就可以以这些资产为担保,活得大量的资金进行其他投资活动,从而活得更多的收益,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杠杆效应,即乘数效应。打个比方来讲,一个工厂主拥有大量厂房和设备,如果仅靠自有资金发展,业务的成长就比较慢。反之,如果他把这些固定资产抵押给银行,获得一定的低息贷款,就可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获得高速发展。
另一方面,借助资产证券化这个工具,商业银行打破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即券商)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不能从事证券业务的传统束缚,开辟了证券市场的新天地。商业银行大量原本趴着不能动、不知道怎么动的资产,获得了流动性。
简言之,资产证券化就是把某个可以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变成证券卖出去,实现了融资、投资和流动性三大功能。进而把房地产市场和直接/间接融资市场打通。由于这些巨大贡献,资产证券化被称为进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金融创新。
那么,资产证券化是不是百利而无一弊、毫无风险呢?当然不是。大部分创新都是双刃剑,都是伴随着风险的。资产证券化的根基,是标的资产必须是好的资产、健康的资产。否则,如果是垃圾资产,无论如何包装,如何证券化,最终都有可能引发雪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1年美国过度刺激房地产经纪导致的2008次贷危机。由于联邦政府的政策错误引导,商业银行给还贷能力弱、甚至不具备还贷能力的人发放了住房贷款,并进而把这些贷款打包成证券流通到市场上,AIG(美国国际集团)等机构还给这样的证券提供了贷款保险,几乎所有的投行都参与了这个泡沫游戏。随着贷款利率提升带来的还贷压力加大,很多贷款人无法偿还。毁约形成了贷款坏账,而基于房贷上发行的次级贷款也跟着坏账,最终形成了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杠杆率最高的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等投行纷纷倒闭,美林证券被收购,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被改组为银行控股公司,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演变成一场全球新的金融灾难。
次贷危机后,很多人诟病资产证券化,说它是罪恶之源,其实这是以偏概全、杯弓蛇影的反应。资产证券化是一个中性的工具,运用效果的好坏,要看基础资产的质量,以及再证券化程度的控制。如果是好的核心资产,证券化的杠杆率合理,风险不大;反之,如果是基于类似劣质房贷这样的坏资产,或者过度证券化形成高杠杆,那么风险就非常大了。基于垃圾资产的垃圾证券,就像俄罗斯套娃和洋葱,一层层剥开之后,最后一层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