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汐哥
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在远古的狩猎采集时代,人们就已驯养狗作为狩猎时的助手,因为狗天生的领地意识,也可用来看家护院。因此,狗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也是人类最早的合作伙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狩猎采集到农耕,再到今天的工商业文明。六畜(牛、马、猪、羊、鸡、狗)也在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杂交繁育,但在六畜中唯有狗成为人类的宠物。不管是野蛮生长、杂交繁育的土狗,还是娇生惯养,人为繁育的宠物狗,狗成为人类最亲密的物种。
我有一次养狗的经历,在我童年时期,父亲单位提供的住房离城区比较远,但是在镇中心小学的隔壁,而我正是读小学的年龄,父亲出去工作,我便一人上下学。有天放学看见马路边支着一辆自行车,后座上捆着一只铁笼子,里面有几只黄色的小狗,看到有人就奶声奶气的吠叫,我伸手触碰它们,小狗停止吠叫舔舐我的手指,眼睛水汪汪萌萌的,像是恳求我救它出来。
玉米地里突然钻出一个男人:“小孩买狗吗?一块钱一只”。
我非常胆怯,赶紧将手拿开,并从口袋里掏出我的午饭钱。
男人说:“5毛也行”,顺手就将5毛的毛票揣进他的口袋,
打开狗笼子说:“你挑一只吧”,那只舔舐我手指的小黄狗瞬间就扒在笼子沿上探出毛茸茸的小脑袋吠叫,我也不由自主的将它抱在怀里。
这是我第一次买与吃饭学习无关的东西,一直担心会挨骂。父亲回来后非但没有骂我,而是非常开心的告诉我:“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在床铺下用瓦楞纸箱子掏个洞,为小黄狗做了一个窝。每天下课后就第一个冲出教室,跑到家门口就“啧啧”的唤小黄出来迎接我。小黄狗因为太小,还不会控制速度与平衡,跌跌撞撞连滚带跑的冲到我脚下,兴奋的摇头晃脑,扭动着小屁股。这种与人亲近的行为会让人顿生怜悯。这是狗独有的生存技巧,也是因为这个,人将人性赋予很多狗性的概念,其实狗是被冤枉的。
我们家后面有一片很大的防风林,在防风林种植前这里是一片沙化很严重的荒地,防风林常年的野蛮自然生长,雨水自由的流淌,冲刷出很多沟沟壑壑,成为各种小动物的栖息地,野兔、刺猬、獾都能时常看到。这里成为我和小黄狗的乐园,放学后我就拿半个馍馍呼唤着小黄狗在这片林子里乱窜,训练它跳跃小河沟,追赶野兔,累了就躺在向阳的沙坡上休息,小黄狗也会卧在我身边,时而仰头竖起半截永远都竖不直的耳朵警戒的向四周打望,像一个机智的护卫。
小黄也慢慢的长成了它本来的模样。没了小时候的肥嘟嘟的呆萌和眼巴巴讨喜的眼神,胖时没有贵气、瘦时不够精干,毛茸茸的黄毛变成黄不拉几的杂色,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身躯,完全一种“街溜子”形象,一只彻头彻尾的中华田园土狗。至从我将它的窝搬到院子里,性格也有很大的变化,除了睡觉就是不见影的四处溜达。但这个并不影响我俩的感情,只要我一呼唤,它就如箭般飞驰到我身边,扭动所有的肢体动作扑向我。给足我忠诚与信任感,这一点也只有狗这个生物能做到。
两年后,因父亲工作调动,我不得不转学到另一个乡镇,搬家时各种物件装满一辆130卡车,由于小黄它从未坐过汽车,我引诱它几次跳上卡车,它就会很惶恐的有跳下来。汽车的发动机声让它不敢靠近,汽车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它也一直尾随的汽车追赶着,十几公里后我央求司机师傅停下来,呼喊小黄,它箭一样向我飞驰而来,汽车就这样走走停停,终于将它带到新家。父亲担心它不熟悉新的家,让我用绳子栓它两天,自从栓上绳子后,小黄的脾气就完全变了,除了我们家人,任何人不能靠近,呲着牙拱着鼻子发出瘆人的“呲呲”声。父亲担心它咬到人,让我将绳子解开。我再放学回来,怎么呼喊小黄,也不见它的踪影。两天后父亲也给原单位打电话询问小黄是不是回原来的家了,得到没有看到的回复。
再后来,我每次在街道、村口看到三五成群的土狗,都会不由自主的喊几声小黄。
人喜欢狗的摇头摆尾,亲吻撒娇,极尽媚态,摇尾乞怜的态度,这是狗的本能,狗和人不是一个维度的生物,人从人的维度看狗,狗是工具、是忠实的玩宠。
但,人接受不了人有了狗性:狗仗人势、蝇营狗苟、狗腿子、狗奴才、狗改不了吃屎,这些同纬度人对同类人的形容。狗成为借喻的背锅侠,狗是无辜的,却是形象的将狗性的人刻画的淋漓尽致。我也不喜欢狗性的人,特别是那种缺失公正,丧失良心,尽献媚态靠主子投喂的狗性之人。
2025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