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午后,女儿提议,去湖边走走,立马回应,好啊。
今天中午没有在家开伙,女儿说最近回家较勤,你们也辛苦了,出去吃吧,你们休息一下,另外也想吃那家火锅了,她说得是我们常去的那家火锅店,也是比较喜欢的一家店。对于她的提议,几乎都采纳了,那位更是爽快应允,免去了买、洗、烧的麻烦,心里肯定在偷着乐呢。最近女儿因事回来次数较多,家里都是正餐,忙碌了一点。
不烧饭,省去了很多麻烦,也节省了很多时间。吃好午饭,时间还早,我们决定去湖边转转,我们所去的湖边离火锅店也不远,步行约十分钟即可。早就想去了,这算是我们今年的第一次春游吧,正月初六立春,后面女儿就上班去了。
立春之后,随着气温的上升,不知觉就有了想出去走走转转的冲动,那天偶尔看到了丁立梅老师写得关于春天的文章,更加激发了想去户外的欲望。
春天去乡下最合时宜,不管哪里的乡下,那里的春天都是鲜嫩的,簇新的。看着这段文字,就有了去乡下的念想,对于春的描写,更让人心驰神往。
“绿最出众,那是春天的底色,浅绿、翠绿、葱绿、深绿……且待春风再吹一吹,那些草们,就漫天漫地舒展开来,绿手臂摇着,绿身子摆着,摇摆得人心里痒。”
看着人心里也痒,乡下去不了,去户外走走也好,就去离家最近的湖边。女儿提议的那一刻,立马想到了这段文字,想都没想,立马应允了,踏青去,去走一走,去寻找春天里的那一片绿。
午后的阳光并不强烈,若隐若现的照在身上,但不影响它的温度,微风拂过,暖暖的感觉,相比较正月初二的天气,今天的太阳温柔了许多,也舒适了许多,不冷不热,正好,真好。
边走边聊,时间仿佛快了很多,不一会儿就到了湖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微波粼粼的湖水,波浪不大,如细纹般,一波又一波,随风移动。宽阔的湖面看起来特别干净,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柳树许是河湖最忠实的伴侣,貌似有水面的地方,就能看到柳的身影。柳枝垂挂在水面,感觉太瘦了,凑上前去仔细一看,还没吐新芽呢,细小的绿苞儿,米粒般地黏在枝条上。这些柳,全然没有丁立梅老师文中所描写的那般羞答,像羞答答的新娘,轻移莲步,慢扭腰枝,反而有着儿童般的顽皮,一条条的柳丝条拖至水面,长长的、细细的,微风起,不时撩动着水面,偶尔又打闹在一起。
春天的景呀,真的很美丽,仿佛动态的画面。沿岸的一边是红的、黄的梅花,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只知道是梅花,且称它们为红梅和腊梅吧,花开得正好,浅浅淡淡的粉红、淡黄,一树一树,不时有人与它们合影打卡,不觉想到了那句诗,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音乐声从前方传来,不禁加快了脚步,前面长廊里有几人在娱乐,一个支架、一个话筒、一个小音响,移动卡拉就0K了,现在的网络科技发达,给我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只要你想到的,似乎它们都能做到,唱歌,以前需要在室内,需要专业设备,现在随处可唱。没有听出什么歌,但看出了他们很开心,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湖边自娱自乐着。
家住在西边,以前习惯于在湖西边游玩散步,今天来到湖东,才发现一湖之隔,这边却有着不一样的风景。隔一段距离,有一个长廊,建立在岸边步道之中,这是湖西面所没有的。每一个长廊之中,都有人在吹拉弹唱,相比较湖西边,热闹了许多。湖西边以健步走为主,还设置了一些健身器材。
来到草地上,没看到那些摇得人心里痒的绿手臂、绿身子,草儿仍然枯黄着。这草怎么还没绿呢?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问着家人,那位说,快绿了,你看不有绿草长出来了吗?俯下身去看了下,果真,三三两两的嫩草钻出了地面,矮小的身材,藏匿于枯黄之中,不是很显眼。
终于寻得了一抹绿,春来了,过不了多久,它将是一片绿,期待着。